第三百八十一章 婚事的筹备和暹罗买船(3 / 5)

改英烈祠好了。

刘思婷之后跟其他穿越众一商量,大家觉得这招还真行;就赵新这副神棍派头,他要说只供天地古人还真没法说什么。

于是从五个月前,一间占地五千平米,内部为钢木混合结构,外观则是中式明堂的大型建筑就在北海镇以北的一块空场上破土动工,眼下已经进入到内部描摹彩绘阶段。

奉先殿的事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乐队。以北海镇这点水平,搞个二百人的吹鼓手乐队倒是简单的很,可问题是民间吹鼓手根本搞不定“中和韶乐”。

这玩意还没地方学,除非去满清的太常寺抓几个负责宫廷音乐的官员来......哦,对了!天坛东门神乐署的太监也得抓几个。

因为演奏中和韶乐除了需要七十二个乐工,还得有一百三十多人的文武舞生才行。乐工归太常寺,舞生归神乐署。除此之外还得准备九十多种乐器,光是编钟、编磬就得各来一套。

算啦!还是放录音吧,这个最省事。

赵新当初在临去伯力前,把刘大主任送回了另一时空,人家坐着飞机回国找工作室定做衣服去了。反正赵大老板土豪,金山一座座的,刘大主任于是直接去了南京的云锦研究所。

谷等到了地方一看,哇呀呀~~刘大主任顿时心花怒放,这也太贵太好看了!

刘思婷摆出一副咱不差钱的姿态,火急火燎的下了个加急单,除了给赵新和沈璇专门定做的外,里面还有两套给刘大主任和洪大夫自己的。

这之后她又找了家玉器店,选了块羊脂玉,让人照着定陵出土文物的照片做了个七寸长的谷圭。接着又连续找了几家做汉服的工作室,花大价钱买了个点翠的“六龙三凤冠”和通天冠。除此之外,各种首饰也买了不少。

沈敬丹那边也没闲着,他去广州前特意路过了一趟江宁,托人花了五百两银子的巨款,从江宁织造那里搞了几匹云锦出来。

古代云锦的产量很低,而且价格极为昂贵,主要就是因为其织造工艺非常复杂繁琐。两个织工一天忙下来头晕眼花,最多也就能织出5厘米左右的云锦。

话说沈敬丹去了广州后,很顺利的就见到了蔡家的人。如今蔡家拜赵新所赐,丢了总商的地位不说,还被粤海关罚了一大笔银子。

当得知这位操着一口扬州话的沈老爷是来询问买船进展时,万和行的老板蔡世文父子连忙解释了一番,沈敬丹这才知道买船的事没那么简单。

赵新当初大闹完广州城,之后就和刘铮一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