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加封,位比郡王(1 / 3)

重启分封是定下了,但各种制度、封赏规格、降等规格等等,还需要礼部商定。

毕竟专业事情有专业人士负责嘛。

而且分封制相较于郡县制度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人们只知道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度,但那也只是历史进步的结果,并不代表郡县制度就处处强于分封制。

分封制度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民族的快速融合,历来文化习惯等行为都是上行下效。只要大明牢牢控制住这些地方的高层,那么潜移默化之下,这些遥远地方的土著民众就会慢慢接受华夏文明文化。

第二:加速地方的发展。郡县制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地方行政效率低下。事事决于上,很多紧急事情,汲取江河堤坝年久失修。

哪怕迫在眉睫,也必须等朝廷下命令才能动工。还有开仓振粮等等。

第三:有利于降低治国成本。古代的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单单是附属上下级,更是一种“抗衡”关系。

地方一般的行政花费的是地方财政,朝廷是不会给拨款的。这种情况下,朝廷想施行什么法令是非常困难的。你光使唤人不掏钱能好使嘛!所以这也是古代为什么地方官与富商豪强勾结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以大明如今的现状,分封制度是最优的选择。

北以瀚海为界,南以安南为界,东至东瀛,西至高丽。这就是大明可以直接统治的最大范围了,甚至可以说有些臃肿。

至于剩余的土地,隆庆帝会给皇室亲王、大明功臣以封地的形式分封出去。当然,各地的矿产,诸侯王可以开采,不过,必须一半上交大明。

毕竟大明拿下这些累赘地方,要的就是矿产!

……

博闻侯府,薛宝钗带领众人放上香案贡品,接旨。

旨意大概意思就是:金陵薛虹,年少聪敏剽锐,屡立奇功,为朝廷立下莫大功勋,又为大明开疆拓土,有功之臣不可不赏,着封赏博闻侯、工部右侍郎、咨善大夫薛虹加封万户,再加恩,位比郡王。

宝钗抱着薛馨怡下拜道:“儿臣代侯爷领旨。”

夏守忠将圣旨郑重其事的交给了宝钗,脸上带笑:“公主殿下,咱家已经把陛下的圣旨送到,也该回宫复命啦。”

宝钗:“夏公公既然来了,不如喝杯茶水,歇歇脚再走吧。”

薛馨怡也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夏守忠好奇的看着,萌死个人呦!

夏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