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分封(下)(1 / 3)

隆庆帝:“夏大伴,朕怎么说你就给朕怎么画!自瀚海西五百里……”

……

隆庆帝看着眼前,被划分为一百几十块的罗曼诺夫王朝国土,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隆庆帝便召集来了内阁重臣以及六部尚书商议此事。

只要这些人都同意了,那基本上再启用分封也就没有什么阻力了。

会议最终的结果便是,全票通过。一件关系世界格局的大事,在十几个老头在御书房的“友好洽谈”下,达成了最终的结果。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古今如此。

第二天一早的朝会上,一开始,礼部尚书黄锦便扔出了一个炸懵了整个朝堂的重磅炸弹。

“臣黄锦,奏请陛下,重启分封!”

一句话,群臣愕然。

这老黄头是要干什么?大明虽然一开始是分封知府的,可是如今早就被朱祁钰给废除了呀!

并且大明皇室,除了皇帝的位置外,不再有世袭罔替,而是一代代直接降等袭爵,到了三代后更是会跳着降爵。

比如从前:皇帝的儿子是亲王,亲王的嫡长子还是亲王。

从朱祁钰以后,亲王将王位传给下一代以后,自动变成郡王,再传再降……除非有功者才可以不降等袭爵。

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宗室太多,尾大不掉,拖垮国家的情况。这是于谦晚年提出来的建议。直接被当时已经即将走入生命尽头的朱祁钰采纳了。

这也是这一世,大明的情况比上一世好得多的原因之一。

除了出现了隆庆帝这个雄才伟略的君主外,也有于谦的莫大功劳。

原本的历史上,明朝将各种灭亡原因综合起来,最后基本就是一句话:国家没钱了。

各地大灾,国家拿不出钱赈灾。

边关动荡,国家拿不出钱养兵。

河堤失修,国家拿不出钱修理。

基本上历史上大部分国家,最后都是因为财政崩溃被活生生拖死了。

朱元璋在位期间,一口气封了25位诸侯王,基本都是自己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意识到了藩王的危害,因此开始削藩。

可是朱允炆这犊子削的太狠了根本不给人活路,他那不单单是削藩,他tm那是叔叔消消乐。

后来朱棣上位,虽然废除了藩王,但是却给了更优厚的待遇将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养了起来。

人一但没有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