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平西策(下)(1 / 3)

紧急军情,走六百里加急的军报,从陕西一路快马,急递南京,

说起来,光复以后,朝廷为了重建当年下令撤除了的驿传体系,可是下了不小功夫,费了不少麻烦。

直到光烈十二年,才算基本恢复,在全国建立了两千五百多个官驿,蓄马近四万,保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基本行政通讯。

所谓六百里加急,大概是一日六百里,换算到今天,大概是十二点五公里每小时,也就比单车强点有限。

不过也够挺快了,从陕西到南京大概两千到三千里的样子,不到五天就能传到。

等到朱由榔手里时,他正在出席大明医科大学的开学典礼

大明皇家医科大学,是从金陵大学医学院拆分而来,重新独立建学,设置在莫愁湖畔。

对于医科大学的筹建,朱由榔额外重视,拨款比金陵大学还大方,让祭酒顾炎武都羡慕了。

预计筹建五个学部,药学学部、外科学部、内科学部、护理学部、防疫学部。

其中,药学和内科倒是都比较容易,毕竟传统医学也都比较重视这两个板块,而在防疫方面,明末名医吴又可所著的《瘟疫论》,也打下了学术基础。

至于护理学,朱由榔从桂北时期,就开始重视了,在军队中专门设立了护理员,携带止血药和绷带,以及消毒所用的高度酒精。

在北伐以后,军队护理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师一级设立了野战医院,用于中转重伤员,安置轻伤员。

对于稳定士气,抢救轻重伤员都起到了不小作用。

唯有外科,这年头别说中医,就是所谓的西医,还处于“放血包治百病”的阶段。

在麻醉剂还没发明之前,外科手术简直就是赌人命,还赌不赢。

所以目前外科还主要处于科研阶段,以骨科、针灸、非致命的伤口缝合等等初级阶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代医学的诞生,本就是建立在无数森森白骨的“白色巨塔”之上,尤其是成熟的外科手术,堪称现代生物学、解剖学、化学、工学等数十学科,融合后的高新技术王冠。

哪怕朱由榔拔苗助长,恐怕一两百年内也见不到。

现在他能做的,只有鼓励外科学的先驱们,先从解剖人体开始,熟悉各种器官的构造,和人体机能运转形式。

中国古代的医学先驱,也有尝试过人体解剖,《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篇》中,就有关于尸体解剖的先例。但遗憾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