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平西策(上)(1 / 4)

夜幕降临

甘肃经略使司,肃州,嘉峪关

关城之上

一队队披甲执锐的明军将士来回巡逻

这里是目前大明实际统治区域的最西端

再往西边,就是西域了

大明自建国以来,虽然对西域没有实控过,但比较幸运的是,对于河西走廊的掌控,还是十分扎实的。

后世的甘肃省,便是明代陕西行都司,甘州和肃州的合称。

光烈中兴以后,废除了地方上名存实亡的都司,而九边边军,此时也基本在一系列战争和事件中消耗殆尽。

朱由榔重建了北方的边防系统,为了取代已经崩溃的九边都司,设立了安北都督府,和两个经略司。

即山海关这面的辽宁经略使司(后改称东北经略使司),以及嘉峪关这边的甘肃经略使司。

经略使不同于巡抚或者都督,在朱由榔新的**规则中,巡抚是无法干预到地方军务的,而都督府又只局限于汉夷杂处的边疆地带,且以军务为主。

唯有经略使,算是真正军政一肩挑,可以算是方面大臣。

故而两镇经略使,大多要文武兼备

之前辽宁经略使为王夫之,便有这个考虑在

而甘肃经略使权责更重,因为是以陕西巡抚兼任,可以说总理陕甘西北军政。

而其人选,却是朱由榔亲自点将的原光复后军都督长史,张煌言

甘肃经略司下辖六营边军,边军编制略比御前军小,拢共一万六千人。

但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毕竟边军都属于吃皇粮的募军

不过张煌言由于身兼两职,具体事务自然要分予下面人管

此时甘肃经略司实际主事的,是经略司都监,岳镇邦。

说起来,这位岳飞传人也的确是运气好,北伐之际,徐州战役,围攻磐石山,为张名振、张煌言给简拔而出。

事后也就跟着张煌言一路升迁,此时已经从当初正七品的参佐,混到了正四品的经略司都监,负责甘肃军务。

岳镇邦本就是陕甘人氏,熟悉西北地理,倒是干得相当不错

可就在半年前,西北方面的局势开始逐渐紧张起来

漠北诸部和漠南摩擦不断,安北都督府这大半年可谓高负荷运转,张名振先后多次督点漠南诸部,抵抗来自北面的兼并战争。

这种冲突,在草原上,每年每日都在发生,只是这两年额外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