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整肃(下)(1 / 4)

陈子壮在一众从龙老臣中,是比较特别的存在

既不同于后来被提拔任用的,如张同敞、张家玉等,支持新政,并在朱由榔一系列改革当中,得到受益,走上历史舞台的大臣。

也不同于如瞿式耜、王化澄等,曾经的南明官僚中,较为开明的部分,他们为了完成士大夫的**理想——光复大明,并不排斥朱由榔的种种改革。

只不过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改革更多是作为北伐恢复河山的手段

而在战争结束后,如瞿式耜,毕竟已经年迈,无意继续执政也就算了,像王化澄、陈子龙等人,是更倾向于保守的。

陈子壮出身两广,是后世的“岭南三忠”,当然,在这个位面,被称为“岭南三杰”之一。

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刚直

这一点,从他自光烈元年掌都察院以来,就能看出

而在对待新政的态度上,陈子壮属于中立派

既没有过于激烈的如保守派那样旗帜鲜明反对,但对待新政中的各项政策,都报以审慎态度。

事实证明,任何政策和改革的实施,都不是万无一失的。

朱由榔虽然有着超越世代数百年的见识,也有十多年身为天子的执政经验,但毕竟所作所为都是鲜有前例的。

而且所谓**,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天子诏书里是一个说法,可能施行到府县衙门,就会调转一百八十度。

且不说就算是军队,也无法做到百分百不折扣的执行命令,**也不是军队。

每一个官员、吏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在执行政策时都或多或少会有偏差,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积少成多,当来自宫中和内阁的诏令最后抵达基层时,也许就完全变了模样。

几百年后尚且如此,更不必说信息流通速度远远落后的十七世纪了

就在今年年初,福建布政使司,就爆出了一个震动江南的大案

泉州市舶司从六品提举佥事,也就是市舶司二把手,被新任福建按察使常延龄查处,涉嫌参与海关走私逃税,达二十七万元之巨。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随着沿海多个港口开埠,不再是以前只有广州一港,泉州市舶司全年关税收入,也不过百万上下。

区区一个提举佥事,怎么可能有这个胆子?

在上报都察院,被左都御史严起恒重视,并由主理都察院、刑部、审计署诸务的宰相陈子壮严令下,案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