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谋国(下)(1 / 4)

光烈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进入六月中旬以后,江南地区,已经开始夏收,而东南亚的粮食收获,比江南和岭南还要略早。

在战场对峙的同时,安南地区的百姓,可管不了上边的官家,是如何打来打去的。

纷纷抓紧收获粮食

唯有河内城外,方圆数十里内,大量的稻田都还空置,金黄色的稻穗随风起伏,却很少有胆大的农户出来收割。

但紧张观望的农户们很快就发现

城外原本连营十数里,密密麻麻,犹如黑云压城的猎猎旌旗,居然开始后撤了!

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原本恐慌的城外民户,终于敢出来全家出动,收割庄稼。

城内,郑祚是凌晨时分被守城将领的急报吵醒的

一开始,还以为是明军不计后果,发起总攻,慌乱之下,连袍服都没穿齐整,就披甲出去。

结果半路才被告知,是城外的明军开始后撤了

消息传开,城中君臣,先是不知所措,而后开始猜测

最终都指向了两个可能

要么是明军的诱敌之计,想以此诱使越军出城追击,然后伏击越军主力;要么,便是澜沧那边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战果,或者明军分兵去拦截澜沧援军的部队,遭到了麻烦,明军不得不回援。

至于两种可能哪一个更可信,其实都不重要

郑祚只知道一点,那就是这证明,明军已经放弃想要一举围攻破城的打算了。

可惜,事与愿违。

-------------------------------------

六月二十七日夜

暮色,从红河之畔,冲积平原的天际线下,缓缓拉开

一缕火光,突兀地在城北街巷窜起

遂而,喧嚣和哭喊声,顷刻响彻

“李桁欲挟持王上,篡权幕府,我等奉王上密诏,入宫翊卫!”

“诸将士,随我入宫!”

武德恭属下均驻于城北营中,他们并没有选择直接打出迎明军入城的旗号,甚至都没有打出给黎朝旧主报仇的名号。

而是颇为狡猾地,先把矛头指向郑祚身边的大臣,现在正主持幕府的宰相,李桁。

表示自己是收到了郑祚传出的“密诏”,宰相李桁企图控制朝局,从而向明军投降,自己自然是要遵从旨意,入宫勤王,清君侧了......

上千宣化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