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谋国(上)(1 / 4)

澜沧,又称南掌,既是今天老挝的前身

相较于缅甸和越南两个东南亚小霸王,澜沧虽然在国土面积上并不比安南小,但国力上却不如。

自十五世纪以来,澜沧和安南、缅甸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军事力量,恐怕连安南分裂的广南国都干不过。

但此番随着缅甸、安南先后遭难,当今澜沧国主索林那旺萨不是**,所谓唇亡齿寒,澜沧夹在缅甸、安南正中间,若是这两国都没了,澜沧一介弱邦,又岂会有好果子吃?

何况此时的澜沧,正处于国势上升阶段,不太可能束手就擒。

国王命王子填塔拉督军,领着四万多东拼西凑的大军,往东而来,解升龙府之围。

当然,其实对方的心思也绝非这般简单

这位澜沧国王,本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老狐狸,自继位以后,苟了五十多年,在位期间,将原本夹在缅甸和安南中间的弱国澜沧,逐渐经营成地区一霸,先是终结了安南方面的军事干涉,又在与缅甸和暹罗的战争取胜。

这番愿意出兵救援安南,一方面出于唇亡齿寒,另一方面,也是存了日后,等安南、缅甸两国遭受重创,澜沧以救世主姿态,以此登上三国之首的霸主地位。

而对于明军而言,也不能轻视

除了澜沧以外,柬埔寨之前和明廷关系就不大好,国内也有大明的市舶司自贸区,备受剥削,此番亦有出兵,不下三万。

此番焦琏南下的兵力不算多,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万之数,故而面对双方来援,并不敢怠慢。

先是留下一个师和三个营的民兵,继续围困升龙府

其余大军分为两支,准备打援

而这,也很快给宣化方向的武德恭留下了“破绽”

武德恭动员宣化全部可用之兵,合计六千余,又强征三百头牛,和数百骡、驴,运输粮草,往升龙府而来。

郑祚实在是把他当做救命稻草,当即命令城中守备的禁军出击,策应武德恭。

事情顺利地超乎人的意料

武德恭率军和城中出击的一万多安南禁军配合

向城外围困的一个民兵营前后夹击

不得不说,安南禁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居然还配有不少火器,居然能和明军的民兵、辅兵打得有来有回。

前后夹击之下,竟是成功“击穿”了明军兵力本就不足的薄弱防线,在城外会师。

接着掩护撤入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