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风波渐起(1 / 4)

应天府,南京城北,幕府山别苑

龙潭院

院子里的凉亭中,已经年过三十五岁的朱由榔,胡子是越来越长了,颇有一番中年男人审美品位。

饶有兴致的坐在案上,阅读手中最新的几份报纸

嗯,主要是《宁报》主编李渔,新连载的小说。

这里是朱由榔在幕府山的居所,一般每年端午以后,直到九月前,朱由榔和一家子都会搬出皇宫,在此避暑别居。

内阁不时也会过来开御前会议,但今日并没有

瞿式耜、陈子壮都留在城内,李过外出巡视军务去了,张同敞正跑到松江府那边的新工业区搞调研。

幕府山这边,只留下了一个宰相姜曰广负责侍从工作。

当然,这些日子朱由榔本人也挺闲的,各项工作都走入正轨,过去那些战争岁月中,一直紧绷着神经的他忽然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犯不着他亲自去干......

当然了,也只是现在而已,再过两个月,年终决算,还有明年的五年总结,又得头疼。

不过此时的天子,除却偷闲以外,亦有正经事。

朱由榔桌案对面,一张略低的小书案旁,大明燕王和辽王殿下,正在愁眉苦脸地看着眼前摊开的书卷。

这四年里,朱由榔又多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毕竟都还小。

眼前膝下总共四子两女,其中只有长子朱慈煊、次子朱慈爝进学。

不过朱慈煊进学得早,眼下十二岁的皇长子殿下,已经是中学二年级了,而次子朱慈爝,明年也要升中学了。

大明皇家学堂的学制并不长,小学只有四年(原本只有三年,后来增加一年),中学三年。

一方面是因为教的东西不多,毕竟很多后世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在这个年代,还属于“科学前沿”,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基本上就是识字和算数,以及部分通识教育而已,什么英语之类更是无从谈起,学制自然也就不长了。

虽然朝中一直有人上疏要求让皇长子朱慈煊入主东宫,并且给其配备太子师,但朱由榔向来无视。

他虽然没有设立太子,但几乎满朝上下都知道,朱慈煊就是太子,他也毫不忌讳的经常提到。

这种东西,越早定越好,免得以后起不必要的纷争。

也正因为如此,朱由榔做为一名父亲,反而能够不太多的带着其他**考量,来培养自己的儿女。

“爹,我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