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赏赉功勋(1 / 3)

毫无疑问,朱由榔心里有些飘了。

倒也怪不得他,这种情况,只要是个人,他都会飘啊。

毕竟,天可汗,这可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称号,几乎是中原王朝,在草原上所能获得的最高统治权的象征。

当然,心中飘飘然的同时,朱由榔也明白,自己这个天可汗,和人家李世民那个,差了不知多少十万八千里。

人家李世民叫天可汗时,唐军已经灭亡东西突厥,兼并西域,大破吐谷浑、吐蕃,疆域直奔古典封建帝国的极限,兵锋都干到贝加尔湖去了。

而自己,眼下不过就是收拢了沿长城外围的漠南蒙古而已。

誓酒之后,还有一系列郑重其事的礼仪不必赘述,但会盟结束以后,朱由榔并没有让各头领立即解散。

确切的说,已经不能称呼为头领了,朱由榔先后向与会一共九十一名各部头领,加封土司官衔。

并指定额璘臣嫡出幼女,及笄后为皇次子朱慈爝侧妃,算是给额璘臣这几年配合文安之夺取河套,压制山西,沟通叶尔羌的功劳的认可。

得此恩典,额璘臣比之前获封侯爵还要激动,连续叩首谢恩

对于草原部落而言,他们不大懂得什么勋贵、土司有啥特殊,但联姻这种最朴素的**拉拢手段,他们还是明白的。

对于草原各部的册封和招抚中,还是要分成好几个不同等级的。

这也是效仿满清的手段,将偌大的蒙古诸部,按照亲近关系,分为多个层次,从而达到环环相制的目的。

除了额璘臣、昆克勿作为在关键时刻投明,并做出极大贡献,地位比较超然,子嗣赐姓,受封爵位,甚至还能和皇室联姻。

两部以下,如土默特、巴林等部,是在明军北伐后,鄂尔多斯、喀喇沁两部投明后向清军发动袭击时,跟随参与出力的,可以在安北都督府下挂职。

而安北都督府下的蕃军体系,也有了明确等级

最高的是四路招讨使,从三品,也就是额璘臣、昆克勿二人眼下担任的

往下则是招讨副使,从四品,如阿巴嘎部的多尔济得以担任南路招讨副使

再往下,为安抚使,从五品,便是一般中等规模部落头领了。

其余,直到朱由榔率军进入草原后,才不得不表态的,只给了一个有名无衔的“权差遣”,以观后效。

其实这些官位,和西南的土司没多大区别,除了朝廷每年给点俸禄,其余没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