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都司(1 / 4)

“此话怎讲?”

其余两人也来了兴趣

毕竟大家都是在中枢任职,这也关乎所有人的调动问题,如果真的要还都于北,那么众人就得做好举家迁徙的准备了。

夏完淳正经解释道

“三位兄长有所不知,小弟被调回户部河南清吏司,手中过有不少河南各地流民安置和恢复民生的文书。”

“方知,此时的北方诸省,已经残破不堪。”

“京畿二字,不仅仅只是国家中枢所在,也意味着要养太多脱产户口人丁,现在的北京周边,哪里还负担得起?漕运可以转送粮食、钱帛,可徒增消耗不说,可一座几十万人的京畿首府,哪里只是能靠粮食就安稳,到底还是个负担。”

“以陛下的心性,断不会如此为之。”

听到这里,程贤训又是不解了

“那陛下为何又一直在北面盘桓不归呢?”

夏完淳接着道

“因为想要彻底解决北方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隐患未定。”

“什么隐患?”

众人皆好奇

“蒙古!”

-------------------------------------

辽宁经略使司,沈阳卫

是的,不是辽东都司,更不是什么辽东镇,而是辽宁。

光烈七年秋后,朱由榔带着大军出山海关,一路抵达过去满清的老巢,明军刚刚收复的盛京,哦,现在又改回沈阳了。

在肃清整个辽东地区,并让光复后军深入建州,清剿那里的建州核心地带,赫图阿拉以后,光烈天子朱由榔,正式废除了辽东都司建制,改称辽宁。

这个名字不言而喻,辽宁辽宁,辽事安宁,过去自万历以来,朝中都把东北方向的边患称为“辽事”、“辽患”,连崇祯加饷的名号,也是“辽饷”,辽宁之名,大概就和元朝灭掉西夏后,将那里改称为“宁夏”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都司的废除,更是众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因为事实上,从嘉靖以后,大明所谓的都司制度,早就名存实亡了,毕竟卫所制都已经解体了,弄个都司在那,你指挥谁?光杆司令而已。

但重设的经略使司,却是个新鲜玩意

大明是有经略使这个说法的,熊廷弼、孙承宗都干过,但“经略使司”还是头一次,但随着上面公文的下达,大家也逐渐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