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泌水逆流(1 / 4)

计划部署完成后,第二日起,明军开始准备攻城,趁着天色阴沉,但雨还没落下,明军赶忙拉开炮阵,自东西两面轮番轰击樊城城墙。

高一功手中的野炮数量不算多,拢共一百二十多门,虽然对清军足以形成碾压态势,但想要凭此攻破城墙,却是为难了。

故而高一功只是先让各炮营把清军的城防火力全部击垮,对着城头的炮位,挨个点名。

再过三日,就进入清明时节,估计两日之内,便有雨落下,到时候火器使用会大大受限,好在受限的也不止是火器,清军的弓弩同样会丧失威力。

炮火猛轰一日,清军反击火力损失大半,被迫转入城内。

而后高一功命令党守素、郭君镇、田虎、贺宏器四名总兵,各自督理一营,逼近城下,准备攻城。

同时后方大营搜检木材,制作云梯和各种攻城器具,做出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什么佯攻,高一功的确是下令攻城,如果能赶在清军援兵抵达之前就拿下樊城,那自然更好不过。

樊城不比襄阳,护城河窄得可怜。

负责主攻的党守素,将汉水边砍伐而来的长木用绳索捆扎一起,而后横铺上去,就能制成简易渡桥,身后将士抬着云梯汹涌而来。

在此之前,明军炮营连番射击十五发,把城头女墙等防御设施砸了个稀巴烂,城中清兵正缩头不敢外出。

党守素亲领一营精锐,冲锋在前,将云梯搭上两丈高的城墙,就衔刀擎盾,攀爬而上。

清军此时才反应过来,手中弓弩、火铳开火不断,更兼落石雷木,倾泻而下。

之前那些被明军火炮砸碎的城砖倒是有了用处。

两军就这般在攻防当中,反复拉锯。

樊城当然没这么容易就被攻下,守城将领爱松古,是硕塞亲信,当初姜镶在山西起义时,其部在代州险些被围,是硕塞带兵救援,受救命之恩,自然忠诚无二,守城十分坚韧。

爱松古让亲卫佐领,领五百镶红旗甲士,于城上督战,后退者斩,擒杀十数人,稳定军纪,把党守素几次冲击都顶了回去。

再加上明军兵力有限,清军又占据城墙之利,战斗持续一日,并无效果。

只是双方各自留下数百尸体。

随着清明临近,明军攻城势头愈加疯狂,先是一营,接着三营,最后三万大军齐上阵,搞得樊城外遍地烽烟,十余里外的襄阳城看到,都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