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旧计新施(1 / 4)

夜色暮下,吹角连营,只剩外围明暗哨卡按照操典规定,依次配置,监视樊城和襄水南岸的清军动向,营中大部分士卒已然休息,只剩零星火光幽幽。

正在此时,各师总兵,以及所属的炮营、马营参将被高一功派亲信传令招来。

一开始军制改革时,朱由榔是非常反对军中将领养亲兵的,觉得这是一种军阀做派,但后来被李定国、李过等人建议,朱由榔才逐渐理解。

这其实和什么军阀做派关系不大,很多时候,一名中上层将佐,调动到新岗位上,没有点亲兵使唤,还真是不行,这主要是和此时的兵员素质相关。

古代兵卒,大多是文盲,如果没有将领信得过的精干力量来压阵,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故而朱由榔只是规定了一个具体数额,按照参将以上的各级将领职衔,来配属亲卫。

只不过不同于以前边军所用家丁制的,在于人员数量严格限制,且虽然这些亲卫的薪饷比一般士卒要高,但也必须由朝廷拨发,将领不得私发军饷,违者严惩。

按照规定,高一功作为都督,可以配备亲兵六百,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初民军起事时的老弟兄,由于年纪大了,又都是文盲,缺乏指挥本领,高一功就收作亲兵,也算给予一份保障。

随着初春到来,惊蛰以后,整个长江中游就开始积蓄云雾,夜里也有些湿气,眼看就要下雨了,江汉平原,即将进入春汛时节。

今年湖广的气候还不错,并未春旱,雨量充沛,说不得有一场小丰收,只可惜由于多年战乱,肥沃的江汉平原却是抛荒多时。

灯火挑动,帐内光照明亮了些,十多名被点的将领都依次进入大帐。

帐中正立着襄樊周边的沙盘,这是战前枢密院根据锦衣卫情报折腾出来的玩意。

“枢帅刚才来了信,要我等必须尽快拿下樊城,诸位有何计较?都说说吧。”

李过给高一功下达的命令明明是让他先把樊城围起来,但高一功还是决定要寻机直接拿下樊城,以除后患,这也并非违背命令,因为李过信中也表明,若是能有机会攻下,自然更好,只是考虑到高一功手里只有四个师,且攻城火炮不足,还要防范南阳方向的清军支援而已。

一旁的总兵党守素出言道

“这樊城虽不如襄阳坚固,可亦非寻常府县可比,我军火炮有限,只怕能力未及啊。”

高一功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接着看向其他人。

总兵郭君镇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