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楼船夜映瓜洲渡(1 / 4)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六十万,分作三路,欲灭亡南宋,战船、营帐自江面连绵岸上,竟有数十里,而其驻营之地,正是此处。

瓜洲镇,是长江水系和大运河间最重要的水陆枢纽,这里的地形比较特殊,并非一般渡口那种只是建在江边,而是一个“倒T”字型交汇正中,过去,南北漕运的船只可以直接从此地汇入长江,不必转运,而长江上的船只,也可以直接从这里北上大运河内部。

而此时此地,斜阳晚照,秋汛后的江面比往时略有上涨,一支数量不多,显得格外精简的船队从南面迅速驶来。

郑成功站在旗舰之上,心中踌躇满志,刘国轩提出奇袭瓜洲镇的提议后,所有将佐都不是**,迅速发现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从建阳卫到镇江之间的广大水域,有许多渡口,但清军不是一两千偏师,并且还缺乏大量船只,再加上太平府、建阳卫一线已然陷入明军东征大军的包围,瓜洲渡是唯一的选择。

由于仅有的水师力量都在鄱阳湖被付之一炬,为了渡江,清军虽然才抵达扬州没多久,但却迅速派出先锋人马,进驻仪征、江都一线,搜集船只,强征民夫。

就眼下而言,瓜洲渡及其周围,至少挤得有五六千人马,还有过百艘被强征的漕运、江运民船。

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无论是南边的洪承畴、刘良佐,还是北边的勒克德浑,都无法想象,连一个镇江都强攻不下,进退两难的明军,居然打算北上袭击瓜洲!

既然是奇袭,为了不引起刘良佐的注意,船队舰只并不多,满打满算不过三十艘。

傍晚前的江风习习吹拂甲板,阳光斜照下几乎清一色中等大小的战船旗帜猎猎,若近处看去,还能发现那甲板之下的一排炮口。

但却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全部在八百料至两千料间,论起水战、海战,这些郑氏老将再熟悉不过,在甘辉的建议下,郑成功把全军火炮集中起来,三十艘千料左右战船,左右两舷均配备十个炮位,总共六百门火炮,这个火力密度在此时的明清水师当中非常少见。

因为此时的明军战船主力战舰,基本上很少装配十门以上火炮,这种将大量火炮装备到一艘战船上使用的“西式夹板船”在东亚比较罕见。

不过作为全东亚最强大的海上力量,郑氏对西洋诸国的夹板船并不陌生,甚至不乏效仿,当诸将仔细分析瓜洲地形后,郑鸿逵便提出这一战术,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