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动物的民主制度(2 / 8)

.“大家都知道,一门有活力的语言更新换代是很快的,不更新它也无法表达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可是你写的文字怎么能保证一千年以后的人还能读懂呢?咳咳,当然,这种变化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要排除在外,至于为什么,这个我们待会再讲。”

毕方停顿了一下,接着道。

“所以,对于中文以外的文字而言,就像莎士比亚的原文,对于现代央国人其实已经开始有些理解上的障碍了,而其中的时间跨度还不到四百年。”

今天命名了一个东西,明天这个单词就变得谁都不认识了。

这就是大部分表音文字切实存在的问题,变化的太快,几百年的时间就会出现后人看不懂的情况。

“拉丁语就没这个问题,有什么用法都写在千年前的古罗马字典里了。”

“大家都不是以拉丁文为母语,一家之言就想改语法或者单词拼写那是不可能的,一千年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其次是词汇量的丰富,我们学英文,要是能记下几千个单词,就可以轻松过四级了,可拉丁文的词汇量则多达百万,给全世界三十多万种植物命名绰绰有余。”

“这就是为什么基本研究动植物分类的都会拉丁文的原因了。”

“汉字嘛,这个其实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区别,甚至不仅如此。”

毕方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开始阐述。

倘若说类似于英文这样的表音文字,五六百年就会让人看不懂,那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就有相当程度上的优越性了。

莎士比亚的文字不过四百年,就对现代人产生了阅读上的障碍。

可对华夏人而言,这样的阅读障碍出现,要一直向前推进到超过三千年的尚书。

这对使用表音文字的外国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表音和表意的不同。

最典型的表音文字——英文,音和字是一样的,能读就能写。

华夏人在民国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西方拼音文字只要会说就会写,故国民识字率很高,而汉字不是会说就会写,所以一般人学习汉字很难。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