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弟弟,我又给你惹事了(1 / 3)

蜀商会总部,沈括的家。

沈括急急忙忙找到公孙鸿,道:“公孙先生,你知道了吗?”

公孙鸿淡然煮茶:“沈兄,坐下喝杯茶罢!”ωωw.

沈括都快急死了,哪有心情喝茶:“公孙先生,这都火烧眉毛了,你怎么还不急?走,咱们赶紧去劝子由!”

公孙鸿道:“子由是墨门巨子,他做的决定就是命令。”

“哎呦,他因为哥哥发疯,我们不能跟着他发疯啊!”

公孙鸿反问:“你觉得大苏学士带着农人在农忙时节上京,是因为发疯?你以为心思缜密的君上也发疯了?”

沈括叹气:“苏轼他就是那样的人。虽然没有功夫傍身,却有一腔热血!可是光有一腔热血不够啊,鲁莽的结果就是头破血流!”

公孙鸿道:“我相信君上自有主张。”

沈括摇头:“我担心子由关心则乱,为了哥哥不管不顾!”

“不可能!”公孙鸿依旧很镇定,“蜀商会和墨门成千上万的人靠着君上吃饭,他不会让自己冲动。”

“但是王安石心胸狭窄,恐不会善罢甘休。”

“新都刚刚建成,难道官家又要过河拆桥杀功臣?王安石在朝廷里不得同僚赞同,若连百姓都不拥护,那么他就该检讨自己。官家也该考虑自己是不是用错了人。”

听了公孙鸿的解释,沈括仍然胆战心惊:“可这是一步险棋啊!”

“危机、危机,危险中自然也暗藏着机会!”公孙鸿反问,“王安石不是标榜自己忠君爱国,哪怕群臣诘骂也面不改色吗?难道君上和大苏学士所做之事不是忠君爱国?”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还有欧阳公、范纯仁大人、司马光大人在。现在他们都被贬黜去了地方,韩琦和富弼老相国是三朝元老都被重罚,何况子由?”

沈括岂能不担心。

历史上的苏轼就是因为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才高八斗也官位不显。

子由与哥哥的感情和羁绊太深,难保为了哥哥豁出一切!

公孙鸿劝道:“你忘了官家和君上的交情?而且按辈分,皇帝还是晚辈哩!”

沈括一拍自己的脑袋:“我这个猪脑壳,怎么忘了苏家现在是皇亲国戚啊!就算事情闹大了又怎样?公主回去一哭诉,就算官家不心软,太后和太皇太后那里也不会依!我听说太后和太皇太后对王安石的变法意见也很大。”

公孙鸿把煮好的茶送到沈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