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豁出一切(1 / 3)

苏辙道:“我哥居然不回来,小六子有没有说是什么原因?”

韩世英一脸忧虑。

原来这信的内容他一早就知道,不是他偷看,而是他一直和高达保持着通信。

韩世英道:“二爷定是因为百姓受苦而痛苦。”

苏辙沉默了。

哥哥出门已有三月。

这三个月来,哥哥时常写信,信里全是深受王安石变法伤害的百姓。

事实上,在变法之前,苏辙就觉得有些不妥,可是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事态会变得如此严重,甚至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

见苏辙愁眉不展,韩世英询问道:“君上,要不要我亲自去接?”

苏辙摆手:“我尊重哥哥的意见。待到迁都大典结束,我亲自去寻哥哥。”

言罢,苏辙立马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哥哥,鼓励他振作精神,另一封给高达和小六子,叮嘱他们随时注意哥哥的情绪,并且感谢他们对哥哥的照顾。

韩世英虽担心,但也无法,只能拿着信走了。

不过一年半的时间,苏辙和沈括就完成了新都建设这一创举,让所有人瞩目。

正式迁都那一天,赵顼带领文武百官着盛装先到天坛祈福,再到太庙向祖先祷告。

考虑到太皇太后和太后念旧,皇宫几乎没有多大变动,唯一变化的是延福宫。

延福宫本就是帝后游乐之地,苏辙和沈括在里边设计了更多的景致,让园子更加富有趣味。

皇上都搬走了,皇亲国戚也争先恐后搬家。

有钱的都在新都里买了新房,没钱的就拿钱租住。

老城和旧城之间修筑了人工运河,运河上人员和货物来往不绝,让老城也不至于太冷静。

因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沿着运河两边,又修筑起了大量房屋,最后把两座城直接连在了一处。

当然也是后话。

迁都之后,苏辙和沈括又对老城进行了改造。

汴京城的常住人口从以前的一百五十万猛增到了三百万,当之无愧成为了当时全世界最大最繁荣的都市。

当一个人的能力只比别人高一点,那么别人会嫉妒,会背后中伤;可当你的能力比别人高太多,那么别人就只能仰望。

诚然,新都刚开始建设之时,别人还会酸溜溜地嘲讽,甚至等着看笑话。

可当恢弘无比的新都呈现在世人眼前之时,所有的嘲讽都变得毫无力量,溢美之词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