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加官晋爵(2 / 9)

,是有权力抓捕的。

当然,在民初的时候,百废待兴,天下刚刚初定,大量的征调各种户籍的人口,兴建水利措施,修桥铺路,同时开垦荒地。

这种职业户籍制度,确实起到了不少正面的作用,朝廷等于是没有花费太大的代价,就将一个水利的雏形兴建了起来,同时还屡屡对当时的北元动兵,且成本极为低廉。….若是没有这个制度,明朝能否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尚且还是两说。

尤其是贯穿了整个元末明初的流民问题,若是不进行限制,只怕满天下的山林里都是盗匪了。

问题就在于,到了现在,这种制度的弊端便开始显现了。

比如栖霞缺乏人力,可其他许多地方,想要做匠人的却不是匠户。想来栖霞的人,可其户籍却在其他地方。如此一来,反而使百姓们除了安守本分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

朱棣听罢,皱眉道:“你不妨说明白一些。”

张安世道:“臣只说说,陛下若是觉得不好,可以当玩笑听一听。”

朱棣颔首:“说罢。”

张安世这才放心地道:“陛下,栖霞对人口的缺口极大,当初制定世袭制,本是为了让百姓们安定下来,可现在……却不同了。邓健那边,现在正在培育新的苗种,将来的粮食问题,一定可以大大地缓解,而且许多新粮,并不需要细耕细作,那么多余的人力,若是还留在土地上,对我大明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臣希望……不如试一试,在这上头,开一个口子,试一试是否有效。若是有效,那些愿意耕种的民户,可以照顾更多的土地,一户人家,也可得更多的粮,而那些无心务农的百姓,若是想要务工,让他们进行尝试,又有何不可?”

“若如此,天下岂不是要乱套了?”朱棣显出了几分忧心。

张安世干笑道:“那么不如……先试一试?”

朱棣一愣:“试一试?如何个试法?”

张安世道:“开一个口子,譬如栖霞这边,不如直接和太平府这边直接对接。太平府的人丁,可与栖霞流动,官府不得阻拦,除此之外,太平府暂时解除民户、医户、军户、匠户之分,如何?”

“太平府吗?”

太平府其实就是后世的马鞍山和芜湖一带,与南京相邻,只是如今,隶属于南直隶。

张安世的用意很明显,这地方近,干脆来个自由流动,看看成效如何,若是成效好,那么再看是否放开。

朱棣若有所思,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