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部署海外商业分支机构(2 / 4)

风起南洋 葡萄无牙 1606 字 1个月前

要的组成部分。

来自暹罗王国的优质大米,几乎是大陆沿海至南洋地区贸易航线上货船返程时必备的压仓货物,再搭配一些其他南洋地区特产,能够做到来回都满载而归。

冯国辉等人沿街转了好久,最后来到一条商业繁忙的大街上,这里有座临街的两层楼房,四间的门脸已经不小了。

伙计们正在整理店堂,硕大的牌匾上缠着红布刚刚挂好,上书“源运通商行”5个大字,看起来相当气派。

新加坡“源运通商行”就是南洋商行的分支机构,之所以没有叫南洋商行的名字,也是为了避嫌,能够省去许多的麻烦。

毕竟南洋商行如今的赫赫威名,在如今的南洋各地区,可谓是如雷贯耳。

举凡经营日用百货与运输生意的商人,鲜少不知道这家背景深厚的商行。

凡事有利有弊。

南洋商行与南洋军联系得过于紧密,就像一个物体的两面,这在西方白人殖民者掌控的南洋地区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见到东家等人到来,店里的伙计殷勤的迎了上去。

来到店堂上坐下,喝了两口伙计端来的茶水,冯国辉目光环视了一下王富贵,吕正超,陈伯伦,费城等人,用聊天的语气随意的问道;

“来了有两三天了,大家怎么看新加坡的营商环境,是否有利于下一步开展贸易?”

“老爷,我们了解一番后,都觉得英国人的这块地盘真是做生意的宝地,比爪哇岛强多了。”

“王老板说的没错,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新加坡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尚在其次,关键英吉利洋人规矩大,而且治理严格,没有什么人敢乱来。也包括鬼佬自己,这就难能可贵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英吉利洋人在很多方面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啊!”

“我们华商不怕竞争,就怕鬼佬利用特权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在这里就很少看到,大家都很守规矩,这就很难得。”

听见几人众口一词的夸赞,冯国辉颇有感慨的说道;

“既然看到这些益处,那我们在经商的同时,也可以用心的收集一下英吉利人的法规法条,通商政策之类的作法。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嘛!

尤其是伯伦老弟,今后你要在这里主持商行运作,那么这些英吉利人的做法,规矩,实行的政策,颁布的法令实际应用效果如何?

有没有什么弊端?

是否还有可以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