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部署海外商业分支机构(1 / 4)

风起南洋 葡萄无牙 1606 字 27天前

();

听了冯国辉的话,陈伯伦立马眼前一亮,敏锐的感觉到了其中重大的立功机会,上前一步回答道;

“老爷,我明白了。一定派人死死盯着英国人的动向,想要筹措那么大一笔货,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透露。”

陈伯伦是原岩望城加入南洋商会的商人世家之一,是其中较为年轻,表现较为出色的积极分子,因而受到了重用。

筹备新加坡分支机构时,陈伯伦自然就进入了冯国辉的视线。

此人的经商经验丰富,头脑灵活,若是在主持新加坡业务方面令人满意,今后可以成为民政管理方面潜在的助手之一。

冯国辉收回了看向总督府的视线,回应了一句说道;“明白就好,走吧。”

说完便向大步向前行去,身旁几人便紧紧跟随。

新加坡这个港口城市虽然不大,离开了两条主要街区,便是大片大片的窝棚疗屋。但商业气氛浓厚,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

沿街随处可见大幅的华文招牌,货郎挑着担子穿街而过,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

洋布商行的伙计将半匹花格布搭在肩膀上,站在商行的门口卖力吆喝,熟悉的乡音俚语阵阵传来;

“父老乡亲们……最新到货的英吉利洋布来看一看啦,针脚紧实,价格实惠,一尺只卖26个大子儿,布行老板吐血**卖啦……”

要说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什么商店多?

那当然是布行多,米行多。

前者是英国最大宗的轻工业产品,几乎每周都有1~2艘满载着布匹的英国货船抵达新加坡。然后以此为中转,销往西贡,巴达维亚,泗水,马尼拉,广州府,厦门,沪海,长崎等重要商港。

在新加坡的大大小小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布匹是最大宗的货物。

第二个多的就是米行与粮油行,新加坡这个马六甲重要的港口城市本身不产粮食,所需的粮油等农副产品全都是从槟城,马来亚等周边输入。

每天都有七八艘~十来艘不等的货船,运载粮油、面粉等农副产品抵港。

从泗水地区而来的整船粮食,到了港口立马被瓜分一空,第2天就会上了当地人的餐桌,需求量相当之大。

仅此一项,每年贸易就高达数十万吨之多。

因为新加坡不仅是本地城市人口需求,而且作为粮食贸易集散地,辐射周边很大一片地区。

从新加坡至广州府的粮食贸易运输线,就是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