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二)(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73 字 5个月前

犹未结束,他一言不发,缓缓地走上田垄,想要去探看粥棚。

突然,一个皮肉干瘪的农民发疯似冲了过来,用自己黝黑的肩膀撞了湘人一下,差点将后者撞倒在地。

湘人站直了,拍拍衣服,见那人到了一棵光秃的树前,抱着木头就是一阵乱啃,乱咬。

“你**在干什么!”几个军兵飞速跑来,按住了他的肩膀,硬生生把他拖走,“竟敢冲撞良侯!”

那个农民死不撒手,因此崩掉了两颗黄牙,嘴角还淌着鲜血,鼻涕眼泪流个不止,呜呜咽咽,话都说不清了。

“站住!”县令吼道,“你先解释解释,他……怎么了?”

“唉呀,”一个兵丁猛跺脚,“他是从开封府来的,起初还带着媳妇和三个孩子,留此养了几天,三个孩子全折了,媳妇也奄奄一息。一位里长看他救不过来,便叫我们不必照顾了。因此他媳妇死了,自己空吃树皮,勉强活了两日。”

“那个里长?揪出来问罪!”县令顿时暴跳如雷,“你们真是为虎作伥!为何要白白饿死百姓,不施赈济!”

“逃亡至此的流民实在太多,这些半死不活的百姓救也白费功夫,不如把粥饭留着周济别人,顾此失彼,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您之前说,‘活不下去的,就让自生自灭’……”

县令满面羞惭,连忙打发了众兵丁,不顾那流民撕心裂肺的哭声。

“继续走吧。”湘人低低地说出这句话。

“考城可有流民离散之事?”他在粥棚边上观察着被驱使的百姓。

“巡抚的死命令,下官不敢有丝毫疏忽,皆使于本地留养,不能流往外州,徒增祸患。”

湘人听着他的报告,眼前来往着许多抬担尸体的士兵,有的甚至只剩白骨。

“所以,你让他们全死在这吗?”他冷冷地问。

“您……我……”县令惊慌失措,舌头都捋不顺,“我岂能违背上差。”

湘人摇摇头,只能对此不作追究,转问别事:“其余州县可有逃出河南的流民?”

“我只知道卫辉府的,”县令道,“确有一些灾民趁乱逃走,居知府大人说,很多逃到北方。”

‘北方,那可是京师所在……’湘人心底暗记下来。但他清楚,这个可以暂时推到后头,首先要做的,是安定好考城的局势,不然任这位父母官搞下去,迟早会出乱子。

“找间空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