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七项事宜疏(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330 字 10个月前

桓温经过为长子求婚先后被王坦之和郗超拒绝这件事情上,看到了士族门阀们人为设置的门槛壁垒是多么愚昧之极,而由于士族门阀垄断了朝廷资源,又有经济特权加身,实际上也就阻断了社会中下层人士们上升的通道,阶层垄断一旦形成,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失去了活力,显得死气沉沉,乏陈可新。

而桓温作为一名穿越者,实在太了解阶层垄断的危害性了,为了推动社会的变革,尽早实现东晋王朝国富民强,桓温在为大儿子操作完婚礼之后,决定上书朝廷,推行改革。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桓温十分郑重的向朝廷提出了一份奏疏,因为奏疏中针对当前的**现状指出了七条弊病,因此也被称之为《七项事宜疏》。

这七条弊病分别是:

一、朋党雷同,私议沸腾。

二、户口凋敝,人口少得可怜,朝廷财务缺稀。

三、办事拖拉,一件事情办个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事,因为官员们从上到下都喜欢清淡,以善清谈为美事,闲着没事就去开沙龙搞清谈,没有几个正经干事的官员。

四、建议忠诚、干事勤快的官吏要褒奖、涨薪。

五、建议提拔官员不能光看家族背景,还得看个人努力,应该加大针对寒族官员的提拔力度,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褒贬赏罚应当公允。

六、由朝廷选定官方教材,兴办教育,推动寒族素族及平民阶层的孩子读书。

七、选定史官,续写《晋书》,《晋书》自西晋初年阮籍等人开始书写后,因为接连发生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事件,大家都忙着逃难也没人管这事情了,因此桓温建议应该继续选择史官续写《晋书》。x33

这道奏疏将目前东晋朝廷内部的几大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做了一一罗列和分析,针砭时弊,鞭辟入里,尤其是提到了要大胆提拔使用寒族人士,为国家效劳效力。

桓温在奏疏中指出,朝廷在用人上十分僵硬死板,凡是阿猫阿狗,只要你有一定的门阀地位,都可以出仕为官。而且越会清谈越吃香,整日空空而谈,不务实际,虽说谈道,实长浮华空谈之风,而且世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名实不符者比比皆是,空谈浮华之恶习遍地开花。

所以桓温觉得,通过提拔务实的想做事的寒门子弟,也许可以改变这个现状。

同时,桓温也在奏疏里坦言了当时官场上的风行朋党之争,因政见不同而相互倾轧。比如曾经的“荆扬之争”就是东晋内部最大的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