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刘表之牛(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44 字 10个月前

桓温在率军向淮南进发的同时,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因此奏请朝廷请求兖、豫二州分别出兵淮水、泗水河畔,以备前燕军突然南下,致使桓温腹背受敌。

主持朝政的司马昱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妥,于是便让兖州刺史荀羡、豫州刺史谢尚分别出兵一万布兵于淮水、泗水河畔,以防备前燕军。

桓温行军至淮南郡之后,淮南太守袁宏出城三十里迎接桓温,上一次见面之时,还是袁宏担任寿春太守之时,那时的桓温刚刚从北地逃回来,一身的疲惫,狼狈不堪,可即便如此,袁宏依然对桓温尊敬有加,这让桓温十分的感动,因此引袁宏为知已;

此时桓温前来,特地带来了美酒佳肴,就是想要报答当年袁宏的接待之情,袁宏也没有推辞,二人乘船泛舟于淮水之上,两岸景色如画,微风拂面,令人沉醉,二人把酒言欢,回忆过往,畅谈未来,好不热闹。

二人把酒言欢之时,桓温登高远望,望着淮水北岸的中原故土,不由的感慨道:“国土失陷,中原百年来成为一片废墟,王衍等人推脱不了他们的罪责!”

桓温口中的王衍,是西晋重臣,出身琅琊王氏,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尚书令、尚书仆射等职。晋惠帝时,升任司空。后又任司徒。x33

王衍位高权重,却不认真考虑国家的治理,只想方设法保全自己。当时正值八王之乱,天下局势繁乱复杂,为使自己及家族长久生存下去,他精心营造了一个退路。

青州和荆州都是当时的军事要地,物产也很丰饶。因此,他让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分任荆州、青州刺史,并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长江、汉水的坚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要。你们两个镇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师,就可以称得上三窟了。”这就是狡兔三窟的来历。

因为王衍实在太过自私,所以当时有见识的人都很鄙夷他。

永嘉五年的时候,东海王司马越去世,王衍奉其灵柩返回东海,途中为羯人石勒所俘获。王衍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石勒大怒,觉得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完全就是在浪费粮食,所以就决定处死他,因王衍位列三公,便选择一个不流血的死法,将他与其他西晋旧臣一同活埋。

王衍临死时,看着别人说道:“唉!我们即使不如古人,平时如果不崇尚浮华虚诞,勉力来匡扶天下,也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桓温在这里提到王衍,其实并不是在追究他身居高位不思报国的失职行为,而是拿王衍暗讽当时东晋社会士人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