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其因若掲(1 / 3)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832 字 8个月前

通晓道法,却以外因之故,未尽得习道术,这是不少半途修道之人常会遇到的境况。

而道法、道术本难分离,研习道法,道书、道经之中时常会提及道术;修炼道术,所凭依、倚靠的便是道法。

二者相辅相成,合而为一即为得道,可此世中,又能有几人得丘真人这般修为功德,此外更是有长寿命数,最终才得而修真,虽最终未能修仙,但终为有唐以来,世间首人。

人人都未有成丘真人之天缘,亦未得其寿与体魄,更未有促成修真之机遇,但亦并非人人憧憬欲成真人,除当今圣人——彼时庐陵王除外。

道书、道经内里奥义,由真人释解一番,便明了许多,本是武后与真人设计,只为当今圣人平性静心,驱除过往十余年积攒下的内心之怨,以便将来成为新君,不再如武后自己,曾于唐李皇族所行之事。

可当今圣人却不这么看,以过往十余年的经历评判,除那些不幸亡于武后手中的李唐皇族,还有流放至人迹罕至的一隅之地之人外,无人有劝服当今圣人的资格,还谈何平性静心。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在亲身体会过丘真人所施之道术后,所谓平性静心更成了一句胡诌。

但当今圣人反复以心中所想明示真人,却未得真人理会,反倒再将之前听过之道法又由真人说了一遍,如此反复多次,当今圣人也知真人是何意,便对修炼道术一事不再强求,转而以自己所知,循序渐进地钻研探究。

终在那一日,当今圣人于道书之中觉察一处玄机。

其中所指,正是为一众深谙道法,却未能习道术之人预备下的修炼道术之法,同样,这个方法也一解初初为灾民、难民施以吃食时,当今圣人对那名年纪尚轻些的道士持有探心之术而所抱之疑惑。筆趣庫

所有疑惑都指向一件事物——便是法器。

习道之人,因道法入心,持了道心,便有空临于寻常人以上之能,有此能,才是通向修炼道术的正道,然而许多人在此处便为外因所限,不得向前一步。

因此,若终身修道,却停滞于此处之人,难免因只得空谈道法,却不得以道术救世治人而霎时沦丧,从而走入邪道。

通晓道法者,若亦其逆道而行,则在世间蛊蚀人心,妖言惑众等事项中,远胜于他人,是为祸患,正是事先预想及此,一众道宗才预先在道书中留下了方法,以《道藏》之中提及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