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师徒之间(1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832 字 8个月前

自那一日通过真人所设玄机后,接连十数日,当今圣人便按原约定时间日日早早赶往后山那处小舍,向真人求教道法。

当今圣人因嫌自玄元皇帝庙前门入,要花去多些时间,且还要整日于道观外等候的数百灾民、难民之后才得入,由此他便自行摸索了一条直上后山的小路,以节省时辰,便于向真人讨教。筆趣庫

明面上,是为道法,实则当日便其心自揭,相较于如何悟道,当今圣人更为在意的乃是,自己何时能同道观之中的道士一般,得略微掌握些许道术。

他亦知真人了解自己心中的此番意图,相应也不加掩饰,真人越是想要探知他心中所想,当今圣人彼时则越是反复默想欲习道术之事,让真人知晓。

以真人看来,庐陵王已然四十有余,道术又实非那不消几日便能习得之街头蒙人把戏,因此只从时日上看,庐陵王根本不具备此掌握道术之先决条件。

且,就同庐陵王这般深陷世俗,曾位极人尊,又经历巨灾大难,再复得高位之人,是难再有平静心性,去应对道术的繁杂修炼。

此外还有一项,以过往数日真人对庐陵王的探知与了解,他便认定,就算庐陵王有此心性,却定无长久琢磨、精进的耐性——尤以他日或得皇位之后,遑论可否习得,庐陵王定是要以才掌握至未尽熟练之粗糙道术,掌控那时朝堂。

真行此举,又同此时武后明明崇佛至甚,却将丘真人这样一名道士,于朝中百官、宫中皇亲国戚前,奉为上宾之理相同,无非是借真人之名望与力能,感化、震慑他人。

若彼时武后亦能习得些许道术,恐此时丘真人便未有如今之地位。

综其所有,庐陵王学不会,丘真人亦不愿倾尽所能相授有关道术之事——即便明确而反复地在庐陵王脑中知晓他之本意,真人也只愿意不厌其烦地将一册又一册的道书之中,一页页一字一句地为庐陵王讲明。

其实此举还有一处未尽显性的缘由——原本真人欲与庐陵王言明,而在知晓对方本意后,即不愿再提起。

此缘由便是,若只以单薄言语阐明道法,以及如何才能将其法应对至其世中,不消十数日,丘真人便能将其述说得明白,且得保庐陵王定不会轻易忘却,只是所谓运用,知其法理却无视之人,于此世中又何止一二人,庐陵王定亦是其中之一。

故而,真人自启发庐陵王那日起,便设计好了之后一切契机——就如同让庐陵王亲眼目睹数百灾民、难民等后施饭,是为让对方清晰知晓,即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