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京营改革2(1 / 2)

巍巍大明 秋名山虫子 865 字 10个月前

崇祯二年九月末,武勋集团和文官集团因为主导京营改革权问题的斗争愈演愈烈。武勋集团本来是主张推出威望最高的英国公张之极作为领导改革的人选,再考虑到其子张世泽与朱由检是旧交,关系亲密,又被崇祯放到了保定皇家武官学院进修,明显是被皇帝看中的人,前途远大,而张之极又是给武勋们出主意的人,自然是武勋集团推出改革的不二人选,但是谁也没想到英国公张之极非常果断的拒绝了,而且态度异常坚决,于是便转而力推成国公朱纯臣,(ps:朱纯臣世袭成国公。祖上为朱能,靖难名将,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封成国公,死后追封东平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崇祯写下诏书,命驸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朱纯臣献齐化门,与陈演上表劝进。后被李自成处死。),文官集团经过商议,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东林党出身的兵部右侍郎李邦华作为主持改革的人选。(ps:李邦华,字孟暗,江西吉水人。受业于同里邹元标,万历三十一年与父李廷谏同举乡试。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泾县知县,有政声。当时朝士多诋毁顾宪成,邦华为之辩解,遂被指为东林党人。李自成攻克京师,自缢死。)

文官集团脑子比武勋们好使,启用李邦华,首先这个人是被打上东林标签的,陛下不喜东林党人众人皆知,前番几次推东林党人入阁未成,此次正好可以卖给东林党一个面子,另外若此次改革成功,则东林可携掌控京营的东风顺势介入中央,文官集团的势力进

一步扩大,其余人都可以跟着分享红利,若是改革失败,那也可以甩锅给东林党,与自己一派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样里外里都占了好处。

自从宋献策在上次圆桌会议上的展现出超人的智慧之后,朱由检便对他非常上心,时常召宋献策入宫问对。(没办法,现在朱由检能用的人太少,而自己对历史名人又知之甚少,能发现一个,都算是宝藏了,于是内书堂屏风上又多了一个宋献策。)此时,二人正在商讨…

“陛下,大明时报的跟踪报道,所得成效远超想象,此次改革的呼声甚嚣尘上,同时也将那两方都架在了舆论的大火上烤了起来,这样看来面对此次改革两方估计会收敛不少。现在的情况是武勋们没得选,选了个朱纯臣,而文官集团推出的这个李邦华,他们随时可以弃车保帅。从这一手上看,武勋集团在和文官们的斗争中显然已经落在了下风,或者说双方的博弈压根就不在一级别。依臣看来,陛下是时候下决定了…”宋献策再给朱由检分析一番现在的形势之后向其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