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京营改革1(1 / 2)

巍巍大明 秋名山虫子 746 字 10个月前

崇祯二年九月,大明五军都督府多次上书朱由检,言京营弊,奏陈京营多年来武备松懈,战斗力严重不足,已不足以担当守备京师之重任,请求陛下重塑武备,整顿京营。常年不上朝的崇祯帝朱由检在收到上书后深受触动,感叹武勋们恭忠体国,遂召集内阁大臣于皇极殿议京营改革事。内阁众臣对于武勋们改革京营的提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消息传到朝中,众臣纷纷,对于京营的情况,朝臣们心里门清的很,对于改革京营鼎力支持的同时,纷纷请奏,攻讦武勋集团。

御史梁清标上书言:如今京营之乱象,兵源上无兵可用——“皆诡寄靡饷,无一人可用,盖甲鬻于乙,乙鬻于丙,更易不知凡几”相互顶替托名,若有战,根本无人可实际参战。有的士兵竟然可以追溯到嘉靖隆庆时代,简直明代版冥府神兵!而从军的实际人员呢?“非市井游手,即势宦苍头,从无纪律”。军队成分非常差,根本无法维持正常军事训练活动。武官作为军队的直接统帅,经常克扣各种名目的军费军饷,以至于“支粮则有,调遣则无”。也就是说,军饷会按照规定发放,但是实际却没有这个人,军饷落入将领私囊。更有甚者,名将郭英之后郭勋竟然将骑兵战马草场租借出去以获利润,使得部队战马无从补给。x33

而实际在营的部队,也时常领不到军饷,因为“口食不给”、“以相保寝食而已”,士兵素质极为低下,往往面有菜色、不能穿戴甲胄,骑兵也“上马亦不能挥鞭而驽马”。

概言如今京营已是积重难返,京营改革势在必行,但乱世用重典,若是继续由武勋集团人员组织改革,势必无功而返,力主由朝廷选派人员,倾力整顿,严加训练,必能使京师三大营恢复永乐大帝时的荣光。x33

因为崇祯不上朝,朝臣们纷纷以此为契机,上书抨击,攻讦,弹劾武勋集团。英国公张之极,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恭顺侯吴惟贤等等都成为了文官集团的攻讦对象,甚至连皇帝老丈人嘉定伯周奎都被人上书弹劾,每个人都被罗列出了罪状,只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而已。

而武勋集团收到攻讦后,也不示弱,纷纷收集,列举出朝中众臣的黑料,上书弹劾。内阁诸位大臣也在其列。

朝中两派在整个九月互撕,争斗愈演愈烈,而朱由检此一直都没有选择上朝理事,对攻讦的奏折也是一律留中不发,每每都是通过内监传递消息,而自己却是端坐钓鱼台,一边冷眼旁观,一边努力推进其核心势力名下产业的快速发展。如让巩永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