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公然刁难(2 / 3)

人冠以如此词汇,周长风禁不住笑了。

他笑吟吟地说:“中國有句古话叫‘我之英雄、敌之仇寇’,我的对手用了程度这么重的词来形容我,这是对我的肯定和赞许啊,我很高兴。如果以后还有交手的机会,希望他们继续用这些单词。”

招待大堂是有二楼的,但严格来说不算,因为它们只是一圈走廊,且被分隔为一个个小隔间,偶尔会有一些特殊人士在这儿旁听记者会。

而现在就有这么一位特殊人士在饶有兴致地旁听这这一切——这是一个约莫二十八、九,明眸皓齿、身形丰盈的女子。

“atrocious有何特殊含义么?”

“殿下,其实也是残暴的意思,只是意味上更重些。”

朱泠婧自然是清楚这场记者会背后的波澜的,她此次就是为之专程而来。

国家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不可能上下一心,矛盾无处不在,即使看似是走得很近的一类人,他们同样少不了意见不同的时候,而大明的动向很多时候取决于他们相互博弈的结果。

这几年大明上层的权利纷争越发的多了,虽然并非身处**中心,不过朱泠婧却对之一清二楚。

而公主的身份反倒是个好事?因为这让她能避开权利纷争的漩涡,在一旁作壁上观。

而这纷争用最简单、最笼统的话语来说就是战略目标要不要转变,有些人认为不应该主动出击、而是继续韬光养晦;反之,有人又认为必须把握好战略机遇。

当然,两大派的立场都不是完全固定死的,派系的区分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又不是木头人,自然会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有时候在这件事上选择激进、有时候在另一件事上又选择保守。

**与权利的纷争之复杂可见一斑。

大明能在乌斯藏方面下定决心主动出击,本质上是后者在朝政博弈上占了上风的结果。

至于本该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皇帝,则一如既往地不轻易表态。

这样行为处事的风格说好听是睿智、说难听是怂。

朱泠婧觉得她的父亲肯定是睿智的,否则朱家王朝大概三十几年前就要宣告灭亡了。

她有时候会想,未来她父亲的庙号必须得用“睿”字,不然就是不客观。

回想历史上的唐睿宗李旦,两登帝位、三让天下,半辈子生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下,然而却非常明晰局势,深知进退,如此才得以笑到了最后。

斗争越发激烈了,再这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