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韬光养晦的成果需要被证明(2 / 3)

守旧派和革新派的矛盾也持续了很多年——在大街上打架、在奏章中对骂、在朝堂上群殴。这种背景下施行的一系列改制有失败有成功,兴办洋务、推行工商业的举措一路坎坷,走走停停乃至隔三差五还倒退几步。

但不论如何,磕磕绊绊几十年总算是成功了?可究竟什么算成功?只看工业产值么?

显然大家在心里都明白一切的背后都是要靠拳头说话的,乌斯藏之战表面上是驱逐英国势力,实际上是在挑战欧洲国家的殖民体系与秩序。

这是一次试探,必须控制规模,太大不行、太小不行,反复权衡之后只有乌斯藏白马岗这儿可以大做文章。

“情操也好、利益也罢,谁人不期盼胜利啊?”目光复杂的程翰自言自语了一句。

翌日。

当下季节的阿萨姆地区以潮湿和雨水充沛而著称,这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前几天的晴朗可以说并不多见。

天色昏暗阴沉了下来,扼守德马吉的一营官兵们反倒很开心,因为英印空军一般不会在冒雨出动。

昨天晚上,伤亡过半的二队根据周长风的命令趁着夜色撤回了城区,今早英印军的几支侦察小队和战斗巡逻队发现零号高地已经空无一人。

于是在付出六人被诡雷杀伤的代价后,威尔逊特遣队终于占领了这座被血与火灌溉和摧残的小山岗,德马吉之战可算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种情况下,周长风在医院大楼的指挥部中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

清晨时分,仅剩的两个灯泡让指挥部有些昏暗,神色平静的周长风环视周围,发现参加会议的人比标准编制表上的数量少了足足六个。

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沾满了泥泞与血迹,面庞上也是脏兮兮的尘土和汗渍,唯有目光仍然炯炯。

面色凝重的大家都静静的站着,等待周长风开口说话。

少顷,后者淡淡道:“今天是七月初一,是咱们防御此地的第三天,尽管各部坚持作战,但敌军占据空军、炮火、兵力优势,使我军遭受较大损失。现在我们放弃了城外高地,主动权完全落入敌军之手。接下来的城区作战虽然可以抵消敌军的火力优势,但是却相当考验各部的士气与组织能力,大家有无看法?”

薛灿犹豫了一下,说道:“营长,上头的命令本意是让咱们迟滞这股敌军到今晚吧,我觉着…与其在这城里和他们混战,不如及早脱离,沿着路边打边撤,同样能达成阻敌之……”

他的话还没说完,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