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旧事重提(3 / 4)

寒门仕子 佯忘 1291 字 2022-11-06

那么,这些粮食究竟好不好吃?

对此,老百姓们大多都是笑而不答。

他们觉得,好吃不好吃权且不论,他们所想讨论的是,为什么这些高产作物只在琼州一带种植,其他地方却是没有呢?

如果说,这些可以得到普及的话,那还用得着朝廷的赈灾吗?

眼下事实俱在,不由得不让人引发深思。

而在这个时候,身处永川守孝丁忧的殷俊,对此问题公开作出了回应。

他说,在很久之前,齐大人曾竭力地上谏此事,希望这些新粮可以在整个华夏大地得到普及推广,继而解决粮食不足的历史性难题。

这本是一件好事,却不料,竟被户部尚书拒之门外。

老尚书认为,这些杂粮来历不明,也没有华夏的本土人试吃过,万一要是有毒或者说是暗藏着未知的副作用,那岂不是坑害了我亿万国民?

从表面上来看,户部尚书的理论确实严谨,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确实该保持一些该有的谨慎。

然而殷俊却觉得,老尚书只懂得纸上谈兵,却是忽略了现实情况。

这些新粮早已在琼州推广种植,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不良发生。并且,人家齐大人还带头做出品尝,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人家封疆大吏都带头吃了,你一个平头百姓还怕个锤子?真若是有毒,他还能活在现在?

总之,由于户部尚书的这次拒绝,直接让内地的民众与海外的新粮失之交臂。

于事后,齐誉不禁痛心疾呼:这又不是转基因产品,有必要这么谨慎吗?

那,陛下又是什么态度呢?

对于当今圣上,殷俊没有多作妄论,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述了一句:最终,陛下采纳了户部老尚书的建议。

这席言论,很快就被流传了起来,且越传越广。

民间的主流评判为,户部尚书是个鼠目寸光、误国误民的迂腐之人,他但凡有半点的廉耻之心,也应顺应民意退位让贤,让有德者居之。

你不作为也就算了,何必非要乱作为呢?

眼下有海量的事实为鉴,随便拿出其中一条,便可驳得这老家伙哑口无言。

此事对于对皇帝,多多少少也产生了些负面影响。

比如说,他偏信奸佞,重用庸才,有失明君之风范。

这话传着传着,就飘到了圣天子的耳朵里。

皇帝听后眉头一皱,满含委屈地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