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弟兄交心(下)(3 / 5)

藏武 阿诗玛江 1844 字 2022-11-17

样做对不对,或许是错的、也或许是对的,是自以为是的成功还是会弄巧成拙的失去,或许一切的一切,在他答应下来的那一刻便已经确定。

目送香儿姑娘离去,缓步进入房间的姜愧看着上官陆的模样有些担心,轻声说道:“主子?”

“姜叔,我没事,在我答应下来的那一刻便有了准备,只是期望玉儿不要误解,继续收拾吧,明日离京。”上官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苦涩的解释道。

“那···”

“姜叔,收拾吧。”

京城国子监,祭酒正厅,国子监祭酒欧阳合忠、现任上房典簿宋无情。

“祭酒大人,你交代的那位药郡学子,在**离监文书。”上房典簿宋无情躬身站立,轻声对端坐书案之后的国子监祭酒欧阳合忠说道。

上官陆推迟一年,还能够进入国子监求学,看似是靖王朱狄的举荐信,但实际上却是朱狄在返回京城的第五日,莫名得到国子监祭酒欧阳大人的邀请,言谈中提及边军不易等等,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朱狄,他可以举荐一些青年才俊到国子监求学,尽管朱狄一头雾水不解其意,但还是将上官陆等一众边军青年推荐给了国子监,不过也只有上官陆最是特殊,当即便进入国子监求学,而其他被推荐的边军青年,却是晚上官陆两年才进入国子监。

至于欧阳祭酒为何对上官陆如此上心,是因为他的至交好友,那位一力掀起承恩宫惨剧,以自己身死、氏族沉寂百年为代价发动泣血令箭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范季冗的嘱托。

也正是因为欧阳祭酒的关照,典簿宋无情对上官陆格外关照,不仅为他排除求学之外的干扰,更时刻关注着他的情况,这才有了宋典簿的这次禀告。

“宋兄,可是疑惑为何一名寂寂无名的学子,就算是较校三杰,也不值得国子监的祭酒给予青睐吧,还让他违背监规入监求学。”欧阳合忠手上不断把玩着一块白色的玉璧自嘲的说着。

“这块白色玉璧乃是老友所赠,老友一生襟怀洒脱坦荡磊落,吾亲眼看着老友气绝身亡在承恩宫,一言不发。宋兄可知那是何等的悲切。”欧阳合忠说话的声音越发高亢,但更显得愤恨与悲哀,“那孩子准备去哪啊,是到六部还是回药郡呢?”

“祭酒,听说那孩子是投身军伍,去的是五羊边军。”宋典簿回道。

“边军啊,国子监中的学子有多少年没有主动去边军的了,宋兄,给左军都督府发去文书,举荐国子监学子入五羊边军。”欧阳合忠有刹那间的震惊,但很快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