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何喜文的借口(3 / 6)

力阻止任何形式的敌对船只进行海贸,于是不甘心只做渔民的伊班人和马来人就只能通过海盗行为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有一句古老的马来谚语是这么说的,建造第一条普拉胡是为了捕鱼,建造第二条则是为了打劫第一条。

“普拉胡”是一种长度在27米的单桅双支腿帆船,分上下两层,通过60~80根船桨驱动,可携带80~100人。在船头处装有一杆大型火枪或者回旋炮;在每条船的侧面,配有二十到三十杆火枪。

在整个船体的上方,覆盖着一片由竹片制作的棚子,上面还有层垫子。这是为了保护下方的弹药和给养免受雨淋,同时在接舷战的时候还可以充当战斗平台,由甲板迅速攀上以进行跳帮战。

何喜文听罗芳柏说过,早先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在伊班海盗手里吃过大亏。

他们不会招惹大型船队,通常以抢劫和摧毁小型商船为生。一般是引诱目标进入礁石区或者浅水区,等船只搁浅触礁便蜂拥而上。所谓蚁多咬死象,而且伊班人的武器上都涂抹了箭毒木的汁液,只要被划破见血,分分钟玩完,连解药都没有。

就算船员不反抗,下场也好不到哪去;伊班人除了会把船烧掉,他们还有猎头的传统,侥幸活下来的船员则会被卖做奴隶,不分白种人还是黄种人,一律不放过。

为了引蛇出洞,何喜文派了两条从荷兰人那里缴获并经过改装的福禄特帆船进入了沙捞越北部海域。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快速运输的小型货船,平均长度仅有24米多一点,VOC曾大量制造用于越洋运输。因为船小人少装货多,所以最多也就搭载12~15门6磅加农炮,对海盜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目标。

为了不引起海盗的怀疑,甲板上的北海军水手和陆战营士兵都戴着金色假发、打扮成了荷兰人的模样,另外还配备了几名懂马来语的华人翻译。两条船的船名也没改,一艘叫“阿加莎夫人”号,六年前下水,排水量900吨;另一艘名叫“三山”号,四十年前下水,排水量850吨。

欧朗.卡亚.贝提,此人是伊班族部落里的一位大酋长,统领着四十间长屋。是的,达雅克人酋长的实力是看手下管着多少间长屋;短的数十米,长的得有一百多米。基本上一个长屋里住的就是一个大家族。贝提管着四十个家族,在伊班海盗里算是很大的一股势力了,所以他手下的普拉胡快船就有四十艘。

此外贝提酋长浑身上下那些黑黝黝的刺青,也彰显着他的“赫赫战功”。简单来说,伊班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