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上海县(一)(3 / 5)

要露头。”

赵新点点头,突然好奇的问道:“沈老板,黄老板,以前你们从长崎回来也这样?”

沈敬丹笑着说道:“也是,也不是。”

他说完便解释起来。原来清代海贸船回国的时候,进入内洋以后的检查程序还是十分严密的。

当巡海的哨船发现回国的商船后,会马上返回水营通知大赶缯船拦截,以便登船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是否有夹带违禁货物,或者是否藏有倭国人、其他外国人。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哨船上的官弁就会开具一张海关海关商照,上面需要填写船名、船只大小、载重,注明所载货物无违禁品后,才会盖上了准予入关的大印。海贸船要拿着这份商照去上海县的江海大关**关税缴纳,等完了税拿到了票据,才可以找牙行**货物发卖。

做过海员的刘胜一脸大悟道:“噢。原来拿到商照就可以进吴淞口了。”

“还不行,还得有这个。”沈敬丹说完,便抬手指着主桅顶端一面土黄色的三角旗。那旗子的边缘上似乎还有一圈红色的火焰样镶边。

“有了加盖大印的海关商照和这面旗子,载货回国的船才能进入内洋水域,然后进入吴淞口。”

沈敬丹解释完,向赵新问道:“赵大人”

“沈老板,叫我赵东家就行。从现在起,我的身份是商人。至于他们,您称呼他们化名就行。”

“赵,赵东家,你们这次到了上海后,想去哪里看看呢?”

赵新已经知道老黄在江宁、苏州和扬州都分别买了一套院子。他想了想便说道:“几个地方都看看吧。至于先去哪里,还要看沈老板您怎么安排了。”

沈敬丹想了想便说道:“那在下和黄老板就先陪诸位去苏州,然后是扬州,最后再去江宁。”

之后,众人和沈、黄两人闲聊了一路。当赵新得知老黄在上海县和苏州府最大的卷烟客户居然是青楼时,不由愕然,大家当初都没想到青楼这个渠道居然卖的这么好。

而沈敬丹则说了扬州的销售情况。扬州的卷烟最大客户群体居然是一帮文人!自从沈敬丹把卷烟带进马家的诗社集会后,获得了读书人的大赞。随着一首首赞美卷烟的诗词传播,卷烟居然在扬州上层士绅圈子里流行了起来。

晚上沙船在崇明县城外的码头上停靠了一夜。为了减少麻烦,赵新等人都没下船,就住在了船上。

虽然住宿条件十分不好,可大家都明白明天就要登陆十八世纪的上海县,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