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姐夫的境界(3 / 5)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006 字 2023-05-25

各地关于官学开办的奏章也都是太子亲力亲为的批复。

从潼关道长安城一线的州府都已经设立的官学,这都是太子的功劳。

来到皇爷爷的住处,却没见人,听伺候的太监说是和邹国公去钓鱼了。

李承乾又是走向渭水河边,这才见到了皇爷爷与张公瑾正坐在河边的树荫下钓鱼。

“太子殿下不去问声好吗?”徐孝德小声道。

“不用了,孤会打扰爷爷的雅兴。”

李承乾折回往村子里走去,“孤知道骊山的书舍,这里的孩子读书都是不用钱的,这可是各地州府不同,书舍费用要全部由州府来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徐孝德点头道:“太子殿下,各地州府也有自己的顾虑,眼下赋税虽说好了点,可是在银钱方面还是捉襟见肘。”

“没错,孤也建议过用粮食来偿付,可各地粮食都丰收,根本不缺粮食,那些生员夫子更希望能够收到现钱。”

见到上官仪正在不远处端着一碗黍米饭,他坐在田埂边大口地吃着。

李承乾走到他身后,“上官仪?”

嘴里吃着饭食,上官仪抬头见到太子连忙起身行礼,“太子殿下。”

“打扰你用饭了。”

“也吃完了。”上官仪把空碗放在一旁,擦了擦嘴,“不知道太子殿下到来,是下官失礼了。”

“孤近日一直在考虑官学的开办事宜,知道你们骊山的官学是最早开办的,此番来问问。”

“不知太子殿下有何疑惑,下官知无不言。”

李承乾点头面带难色,“各地州府的官学开办,多数的阻力也都是因为银钱,而各地夫子教书还是收寻常人家的束脩,这束脩有的给粮食,有的给绸缎布匹,还有的给银钱,因为这几年粮食丰收,他们都不收粮食了。”

“太子殿下是担心教书夫子索要束脩会造成负担,而这些负担都落在了寻常人家身上。”

李承乾点头没有否认。

“太子殿下还在犹豫这笔银钱要从何处来?”

“正是如此。”

上官仪思量半晌,“下官倒是没有考虑过这等事,历来教书夫子不是生员便是各地州府推荐的士子,年迈的也就算了,若是年轻人他们一边教书自己来准备科举考试,也能解决生计,下官倒是有个建议,只是不知道是否合适。”

“父皇都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孤自当效彷,你直说。”

看了看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