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鸡犬不留(3 / 4)

家族究竟是哪个,但据称从该家族缴获了约千两罪银,以当时普遍风俗计算,该家族资产总额在万两白银左右,与三柳庄张氏家族资产大约相符,基本可以确定就是该家族。”

这个家族因为被抄家而灭亡。而这,显示该家族势力并不强盛,也没有什么底蕴,同样不符合筛选条件。

毕竟这件事明显可以看出是上官在借查贪腐刮钱。张氏家族如果有足够的背景和底蕴,也不至于会被拿来开刀。

“罗村罗氏,家里出了举人才发家,不符合条件。”

“六里镇佟氏,十代积累,慢慢攒出了200多亩土地,不符合。”

想要筛选出足够符合标准的家族并不容易。到现在为止,总计326个家族之中,已经有200多个被排除,仅有30余个被列为了疑似。

这些被列为疑似的,需要进一步搜集资料才能最终确定是或者不是。

“上河村唐氏……嗯?”

资料记载,上河村唐氏大约出现在明代崇祯年间。其家族拥有良田数万亩,家族生意涉及木料、私盐、酿酒、药材等,家财万贯。

有数本古籍都提起了这个家族,其中最令著书者津津乐道的,是唐氏先祖的发家史。

唐氏先祖原本也是一个破落户,依靠在县城之中,给正牌衙役做帮闲为生。但后来不知道怎么手里就有了钱,金钱开道,很快就混成了县衙里的书办。又广罗流氓混混,插手赌场、青楼生意,很快就成了沃野一霸。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破落户,就算有了钱也守不住,更不要说把生意做大。但最令著书者啧啧称奇的,是唐氏先祖的运气。

他的运气似乎总是特别好。总是在关键的时刻遇难成祥。

譬如有一次,他得罪了县里的某个大户,大户放出话来,要他的人头。但没几天,大户家里便似乎遭了瘟,全家莫名死绝。由此,他迈出了发家的第一步,争到了正牌衙役的编制。

在这之后,他有一次得罪了县令,县令要用大板子打死他。但没几天,县令竟然也莫名死了,他才逃过一劫。

后来,他用一剂药治好了府里的某个大官,得到了对方赏识,有了靠山。

再后来,就是生意越做越大,买房置地,有了数万亩良田,横行沃野,没人敢惹。

这样的富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