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竞争激烈(3 / 6)

,可乐就送进了包厢,服务人员还贴心的送来了几条热毛巾方便擦手。

老板快乐地吃着炸鸡,问:“爸,你说如果我给咱们家剧院也加几间这种包厢,会不会……”

“想都别想。”老板的突发奇想被亲爹无情拒绝,“加包厢,你打算卖多少钱?”

“两千?三千?五千?还是八千?如果小百灵是你剧院里的演员,你想卖多少卖多少,可人家是吗?”

“我都不说小百灵,就这戏,你剧院里有人能写出来吗?”

老板:?

“这戏怎么了吗?”老板不解,“我觉得这戏不行呐,和《皇女传》比差远了。又臭又长还很无聊,小百灵唱得挺好听不假,可是剧情也太平了。不就是做生意那点事,也没啥打戏,一点都不热闹。”

老板爸妈:……

“不懂戏。”老板妈摇头。

“没救了。”老板爸也摇头。

“不过这戏放在现在确实没什么市场。”

“是啊,真是可惜了。要是早七十年……唉。”

发出类似言论的不止这一个包厢。

由于第3幕到第4幕之间的休息时间长,给了观众们充分的上厕所、闲聊和点茶水点心的时间,大家自然也会利用这个时间讨论一下前三幕的剧情。

相较于开剧院,但是可能真的不太懂戏的各剧院老板,坐在一楼的从业人员们无疑是非常懂戏的。

也无疑是非常喜欢的。

被汪平修抓来编故事,满足老板的好奇心和八卦欲的蔡佳敏女士,就非常喜欢采桑女。

蔡佳敏是唱昆曲的,对昆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昆曲因为发展的缘故,逐渐演变为被达官显贵们所追求的高雅艺术。

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被达官显贵过于追捧的结果就是脱离世俗社会,成为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听不太懂的戏曲。

现在的昆曲相对原先来说要好一些,但依旧有非常高的鉴赏门槛。如果说江祺看《采桑女》是能勉强理解但不喜欢,那么他看昆曲可能就是不理解也不喜欢。

看都看不懂,怎么可能喜欢。

蔡佳敏一边非常喜欢《采桑女》,一边又为《采桑女》感到可惜。

好戏,可惜生错了时代。现在戏曲没落,愿意走进戏院看戏的观众已经不多,愿意来看这种戏的观众就更少了。

“要是这出戏能改成昆曲就好了,我也有机会上台唱唱。”蔡佳敏叹了一口气,“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