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0章 团建(1 / 4)

();

反垄断调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法治国家里,必须要拿出确足的证据,并且还要有充分的举证质证论证环节,双方要在一个平台上交锋……想要真正的判罚下来,就会非常困难。

毕竟被控诉的一方通常都是行业巨头,都很有财力,可以请到最好的律师团队帮忙。

一场调查下来,最终定下对方真的垄断了,给予了巨额处罚,这当然是最好的。

可一旦证据缺失,没有给出最终的处罚,那就麻烦了。这类的调查,通常都要好几年,要有几十甚至上百人的精英团队参与进来,调查经费可能就要上千万欧元了。

这代价可太高了。

所以美国那边的反垄断,很多时候都是查着查着就不查了,就私下和解了。

就比如今年刚刚结束的谷歌的广告投放的垄断官司,就是私下和解。

谷歌出点钱,让相关调查机构没白忙活一通,然后承诺会修改相关的投放准则,不再进行相关的垄断行为了,这事就算过去了,不会处于几十亿美元的罚款。

因为这种事太难确定下来了。

罚单开出来了最好。

要是没开出来,反垄断机构可就亏惨了。

私下和解,既解决了问题,又能小赚一笔,也就差不多了。

高通这种专利官司里的老油条,在欧美市场里纵横了这么多年,早就把欧美的那一套反垄断体系给吃透了。在把竞争对手搞死的情况下,能和解就和解;如果竞争对手还活着,就不能和解,宁可跟反垄断机构坚持到最后,也要把竞争对手给搞死。

退一步来讲,哪怕是垄断官司成立了,高通被处罚了……那也要调查很多年才能落实。

到了那个时候,竞争对手早死了。

交点罚款也能接受。

就像周绍宁说的那个英国的软件公司Icera似的,他们一直在申诉,不断的向高通发难,这个案子延续了很多年。

到了2014年的时候,迎来了转机。

丹麦的经济部长,号称反垄断女王的维斯塔格上台了,她成为了欧盟竞争专员,专管这一类的反垄断官司。她可就厉害了,手段凌厉、魄力十足,既有能力又有胆识,上来就把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全给震慑住了,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苹果都被她给收拾个遍。

最不能放过的当然就是高通。

上任第二年,天价罚单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