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4章 同化(2 / 4)

大时代之巅 荒野悲歌 1065 字 1个月前

在哄抬股价。

如果紫微星的投资部门,追求的是财务性的投资,这也要慎重,那紫微星就是投资公司了,就不是科技公司了。

就像微软、谷歌、甲骨文、苹果这些硅谷巨头,一个个都富得流油,账面的储备资金可以达到几百亿上千亿美元。

如果要投资,他们可以把所有的行业都投一遍。

可他们不会这么做。

只会投资一些与自身战略和业务发展相契合的公司,都会比较严格地遵守一家科技公司的投资准则。

那么多的储备资金,宁可放在银行里吃利息,也不能拿出去投资赚大钱。

这是原则。

是对交易所和所有投资人的承诺。

不过,这种事情就比较复杂了。

只能含含糊糊地蒙混过关,不适合跟上市委员会的这些人多说,这些美国老头子,说多了他们也不一定能懂。

首先就是货币的保值性。

硅谷的这些科技公司,账上都是美元,存在银行里,保持率很高。美元都出现二百年了,现在美分在流通呢,谁要是拿出100美元出去消费……别人看你的眼神就会很警惕很害怕很慌张,因为正常人都不会拿这么多钱,只有涉毒的那些犯罪团伙才这样洗钱。

国内就不行了。

货币贬值的太快。

大公司们账上那么多的本国货币,放在银行里存利息,那真是坐视货币贬值、财富缩水,这才是对股东们的不负责任。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

美国是全球化的经济结构,全世界的资金都会涌进美国市场进行投资,硅谷巨头不去各行各业里投资,这个经济体也不缺钱。

国内就不太行了。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工具,在外资有限的情况下,内资就是最大的动力。要是这些富得流油的科技巨头们都捂着钱袋子不投资了、不敢投资了,整个经济大盘的活力就会减弱。

对国内的企业家来说,政策比市场更有决定性意义,可很多小老板因为信息差,无法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怎么办?

也简单,找几个榜样去学习就行了。

要是富得流油的互联网巨头都不舍得花钱了,都开源节流的过起了省钱的日子不敢投资了,那其他的那些中小的民营企业,看着风向去学习,就更不敢投资了。

就会导致通胀和通缩同时发生。

纳斯达克上市委员会里的这些大鼻子美国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