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2章 国内的产能优势(2 / 4)

大时代之巅 荒野悲歌 1220 字 6个月前

家。

对特斯拉来说,这是松下和特斯拉合资的工厂,在供货价格上可以保持最低的利润率,从而确保特斯拉可以用最低的价格采购电池。

周不器不以为然,“中国制造的优势,可不仅仅是物美价廉!”

“嗯?”

“还有效率!”

“嗯。”

马斯克点了点头。

周不器道:“特斯拉和松下在美国合资建厂,成本的问题我们不说,那些美国工人,他们有工作热情吗?他们有奋斗精神吗?他们能为了完成公司的一个指标去长期奋斗吗?我不知道你去没去过大陆地区的工厂,如果去了你就会发现,那里才是资本家的天堂。”

….

“咳咳……”

马斯克觉得有些荒谬。

周不器叹了口气,“这是市场的选择,美国这边的产业工人,是岗位多、工人少,产业工人都是祖宗。大陆地区是人多、岗位少,想要争取到一个宝贵的工作机会,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马斯克试探着问:“现在不合适吧?特斯拉对电池的要求标准很高……”

周不器笑着说:“我没说现在,我是建议你有空了多去看看,电池产业又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发展起来还不快?”

马斯克“嗯”了一声。

周不器接着说:“特斯拉和松下在美国的合资工厂,就算可以解决成本问题,可有一个棘手的问题你不可能解决,那就是产能。这是社会结构的问题。以后特斯拉推出了标准款,年产量越来越多,这样的工厂一定会功能不足。想要解决产能端的问题,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大陆。”

跟松下合资建厂,特斯拉就可以基本解决成本问题了。

等项目落地了,股票一定可以跳跃式的大涨。

可很快就会遇到麻烦。

成本问题解决了,产能问题又出现了。

产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周不器拥有特斯拉超过25%的股份,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角度,推动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都是彼此有益的事。

特斯拉不是在造车。

这是在造一个围绕着新能源的汽车产业。

跟松下合资建造电池厂,就是其中的一环。

这就没必要了。

既然要创造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当然是落地在国内最好。把所有的就业机会和产业辐射的供应链都留在国内。

国产车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