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章 繁华时代(2 / 3)

扶明录 浪得虚名 1226 字 2023-05-24

种跳梁小丑层出不穷令人作呕,不说现代的了,只翻看近代的一些大师的资料夸张道令人瞠目结舌,动不动飞檐走壁,动不动隔山打牛隔空伤人,动不动就大战三天三夜。

但为什么肯定宫本武藏是有真本事的呢,这里先说一下所处背景。

武技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知道,至少唐朝已有记载了,但明朝确是武术最繁荣的时期,可谓百花争艳涌出一大批宗师,且不止大明,倭国这个时期同样是一个武士辈出的时代,同样涌出一批宗师级武士,比如柳生宗严,丸目长惠、伊藤一刀斋、东乡重位,还有让宫本武藏一战成名的佐佐木小次郎等。甚至连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也是有名的“剑豪将军”。

一定有人会好奇,同时代中倭都出现了一批宗师,那要是干起来孰高孰低?

这就要说一下所处环境了。

伟人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唯一标准,同理,实战是检验武技高低的唯一标准。

倭国这个时候正处于战国时期,又是幕府时代即武士阶级统治时期,武士成了一种职业,他们从军杀伐磨练武技,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修炼,无论实战经验还理论修炼都很充足。

反观大明本土的宗师,像陈王庭也只不过年轻是闯荡过一番,确切说是流亡江湖,中年后便隐居家乡教拳了,蒋发和吴殳最多算是徐霞客式的游荡江湖,或许打过架但少有性命相搏的时候,乔三秀比他俩经验更少确切说就是个会武功的乡民,真正有从军实战的也就姬际可和王征南了。

除了实战经验逊一筹外,本土拳师不似倭国的职业武士有那些城主领主供养,特别是那种宗师级的人物,甚至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全身心投入残酷的训练中,可咱们的拳师都是老百姓还需要为生计奔波,需要劳作养家糊口,无法专注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磨练武技上,所以才有穷文富武这种说法,吃喝不上瘦成皮包骨再练能练出个什么哦。

所以两国宗师若是一战,结果还真不乐观。

不过若往前靠一下的话,咱们也有真正的王者宗师,戚继光和俞大猷!无论实战经验还是修为,二人足以横扫倭国。

当然了,坐而论道,不如开上一炮,胜负有太多因素,谁厉害得打过才知道。

“那宫本是倭国名武士,大小数十战都有记载,且对手多为名武士其中不乏主动挑战他的人,且有旁观者,所以作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