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擦腚官(2 / 4)

扶明录 浪得虚名 1551 字 2023-05-24

才不管他气不气,不停的催,这次还让锦衣卫的人以急报送来,崇祯好一番大骂才逐渐消气,于是就想到了常宇,或许只有他才能解决这件事,看看能不能将从济南抄刘泽清的家底分一些运往关外,又或其他办法。

所谓能者多劳,谁叫小太监既会打仗又会捞银子还会抄粮食,不知不觉中崇祯帝对他早已形成了依赖感,而常宇也不负所望的成为了皇家擦腚官。

但常宇一时间想不通祖大寿为什么这么急催粮草,他在宁远的时候查过库存,粮草储备还算充足,毕竟吴三桂这几年经营的好加上年初那场宁远大战从鞑子那里也得到不少战利品,按说省点吃应该也能撑个小半年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宁远关外小城土地贫瘠收成仅够糊口,却因开春那场大战误了春耕失收了一季,让老百姓断了粮,城里那些库存虽够支撑几个月的军粮却远不足救济几万老百姓的。

不过祖大寿也不可能将粮食全部拿来救济百姓的,以他的性子当年都杀人充军粮,绝对会先紧着麾下兵马用,但因现在要修塔山堡需大量劳力,没吃的老百姓自然不会干,而之所以催的这么急,倒非那边已至山穷水尽,常宇估摸宁远的存粮至少可供全城人口食二个月的。

而是因为那边要下雪了,马上就会大雪封山封路,到时候有粮食都未必运的过去,祖大寿这是未雨绸缪。

中秋临近,即便在后世的京畿一带已有初冬的感觉,关外已算入冬有些山区下雪也常见,何况这个时候大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冬天来的早也冷的很!

但眼下到处粮食都告急,哪里给他弄去?

崇祯帝本想着从济南刘泽清那里分拨一些过去也被常宇否定,那是准备西征的军粮,一颗都不能动。

还有扬州的汪氏兄弟此时虽也在筹粮,只是比之关外京畿的饥荒形势严峻真的无法再分拨出去。

只能让他稍等等,待两三个月后给他送一批番薯土豆去,常宇有此打算,但崇祯帝觉得一来宁远那边能否撑到那么久,二来一点粮食不拨会不会让祖大寿胡思乱想,万一……,第三那时候大雪封山运输不便啊。

一时间君臣两人皱眉无语,在半山腰的歪脖子属下坐着沉思,常宇抬头看了看这科枝叶茂盛的大槐树,心道,堂堂皇城中怎么种可槐树呢,这不是城中又鬼的意思么……

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