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柱国的诱惑(2 / 3)

扶明录 浪得虚名 1180 字 2023-05-24

场大捷,恐怕还吃不到崇祯所谓的大赏,毕竟那一战非他全功,他出力,小太监出智,两两平开之局。

常宇眼尖,看到吴三桂手上信中几个字,突然微微一笑:“吴总兵可知道皇上会如何大赏你?”

吴三桂摇头。

小太监,却把自己手中的那封密信朝吴三桂眼前一展:“本督估摸能猜到一些”

这可是密信,旁人不敢看,纷纷转头,吴三桂心中也是一惊,但想着既然小太监都这般了,自己也不矫情了。

一目了然,神情慢慢变化,信中那‘柱国’两个字很扎眼,太他**youren了。

“督主,莫非,那,不,不会真的吧?”。

柱国,战国时期的古官名,用来封赏杀敌有功的将领,乃武官之最,在丞相之上,战国后遂废。

乱世当用重典,但重赏之下必有豪杰,此时天下大乱,人心不定,小太监适时提出恢复柱国官职用来激励和拉拢那些飘摇不定的武将军阀,受小太监的影响深感重文轻武误国的崇祯竟然和他一拍即合,朝堂文官太盛,地位又高,平衡早失,如今恢复柱国旧制便可牵制这帮文臣,从而文武平衡,又能拉绒武将稳定军心,正合他帝王御下之术何乐不为。

只是当他把这事通报内阁的时,不出意外的遭到反弹,唯一庆幸的是现在首辅李邦华的确是个干实事想帮崇祯做事的人,而且对帝心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崇祯之意,这是为了拉拢那些武将为他死心塌地好好看门护院,若在平时国泰民安时代李邦华自然也是极力反对,可眼下人心惶惶,武将尤为重要,不拉拢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他只能勉强点头了。

他是内阁老大,他点头了,虽有其他反对声音,但已不足为虑,徒劳挣扎几下最终还是要接受,只是时间问题。

“本督提议,大明重设八柱国,分管全国兵马,位在首辅之上,仅次王公而已,吴总兵能否成为八柱国之一,便看你在宁远如何耍大刀了”。常宇一脸认真

吴三桂心中却是巨浪滔天,不管文臣还是武将最终为了不就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光耀名门么,柱国之尊,几可比肩那些开国功臣,自己若真争了一席之位,吴家世代皆荣,他也成了吴家最闪亮人杰受世代子孙敬仰。

想想就激动难捺,什么大清国,什么多尔衮,老子投降了便如那三顺王被封了王位又如何?辱没祖宗遭世人痛骂,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