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来一堂实践课(1 / 6)

灵将之说 媱与雅 2517 字 5个月前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同学们,此语的意思,是说圣人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等孟子长大**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成为了人所敬仰的孟圣人,有了如今儒家让天下人所知的孔孟之道的孟圣人。因此,对于孟母三迁之事,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同学们,品德,良好的品德,才是第一位,正是因为孟母知道了这一点,才有了昔日孟母三迁,成就了后来的儒家儒圣孟圣人,才敢在那一个时代,被世人以子而尊称。。。”

“云大人,既然品德最重要,读书无用武之地,为何还要读书?”一位学生不理解,品德最重要,读书是次要,培养品德便好了,何必读那个无用的书,他一看到那书上的之乎者也,一个头,两个大。

“哈~哈!这位同学,你的说法,确实是许多人的共识,比如说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如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最后一句之中,那坑灰未冷是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那刘项,说的是刘邦和项羽起义了,对于此两件大事,尤其是前一件,各位同学,你们都知道吧!”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是儒家之耻,是他们无法忘记的伤疤,自然是需要时时铭记,并且让儒家子弟牢牢记住此等耻辱了。

“各位同学们,你们作为万千莘莘学子之中的一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提名倒也欣慰,可万一落了个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