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天子授课(3 / 4)

王朝的官僚们大体都是一致的,经过这层层盘剥,到百姓手里说不定就只剩下那仨瓜俩枣了。

换句话说,能剩下三瓜两枣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省去中间商赚差价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免赋税。

但是如果不收赋税,这朝廷的开支,宫廷的开支,官员的俸禄,宗室的供养,公共水利的修建,灾民的救济,军队的军饷……这大笔大笔的银子应该从哪里拿的出来?

这一年少说也要花掉几百万两银子。

朱翊镠现在的内库也才几百万了而已。

其实,他还是有方法能够快速凑到银子的。

那就是开采太平州的银矿。

就比如石见银矿,是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倭国最大的银矿山。

十七世纪,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很多西方人描述倭国,就称之为金银岛。

这个矿山,就是后来丰臣秀吉发动战争的主要资本来源。

但朱翊镠还不想这么快就开采石见银矿,毕竟现在太平州新附,并没有彻底的安定。

而且就现在而言采矿技术单一,且效率低下,势必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

若是让那些逐利的商人、王公贵族知道了太平州还有这么多的银矿,那也肯定会引起无数人去碰碰运气,导致社会不安定。

再有一个,这其实也是朱翊镠想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

万一大明在几百年后的皇帝也面临着与崇祯皇帝相同的境遇,那朱翊镠留的这个庞大无比的银矿,就是筹集军队的拯救国家资本。

而不会再像崇祯一样,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军费。

等到徐光启搞出来蒸汽机了,再考虑考虑适度开采一下太平州的银矿。

就像是皇明天下酒楼一般,出卖这冰块,只有达官显贵,豪商富商才能买得起。

这也于小民无害,还能缩小一点点的贫富差距。

毕竟薅这些人的羊毛,朱翊镠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陈矩。”

听到朱翊镠喊自己,陈矩躬身道:“万岁。”

朱翊镠道:“让造作局制作几个大瓮出来。”

“还有就是这宫里水井有多少口?”

陈矩先是点了点头,又微微思索,“这宫中到底多少口水井,奴婢也并不知晓,但林林总总七十多口是有的。”

“奴婢过会儿就派人统计出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