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都副指挥使(2 / 3)

的司职情况与李勇说了一通,赵恒饶有兴致地望着面前的少年,却也在想他会作何选择。

说起来,这李神福如今便是便是皇城司的勾当皇城司使,在名义上统管整个皇城司,当然实际上只是代表着皇帝赵恒对皇城司的掌控,由他代替皇帝向皇城司中发布命令。

李勇其实早知道皇城司是干什么的,不过在这里,皇城司与历史可循的还是有不少差别,大的机构框架倒是差不多,就是一些名称小细节有区别。

不过虽然心里面早就有底,也有了想法,但在明面上,总还是要推拒一下。

其实以天子一言九鼎、金口玉言,说了这话,便已经容不得李勇拒绝了,但既然他这么问了,李勇当然也好趁机表露些“真实想法”来。

“官家,这皇城司,在民间的名声似乎不太好听,草民……”

“怎么,你倒还嫌弃起来了?”赵恒并未因李勇开始挑三拣四而恼怒,反倒觉得有些好笑。

因为他说的本身也是实情,莫说是在民间,便是在那些朝堂大臣们之中,皇城司的名声也绝谈不上好听。

这也很正常,历来如这种皇帝手中的暴力权力机构,名声要能好听反倒才是怪事。

如那些文官们理想的圣君是什么样的?

高高在上,垂拱而治,不去管那些琐碎事务,又能虚心纳谏,更不会因言获罪。

甚至,最好皇帝能听到的,都是他们说的话,而不是皇帝自己想听到的。

但是因为如皇城司一类机构的存在,皇帝想知道什么都能知道,甚至包括他们在私底下的那些谋求、联系,如此岂不是令人如芒在背?

而且皇城司的手上总是要沾血的,偏偏他们的职权又没有限定范围,完全看皇帝本人的考量,若是他觉得应该出动便会下令。

像是官员抄家这一类事务,都由皇城司来做,久而久之皇城司在朝堂之中的名声当然就臭了,毕竟与他们接触很可能便是自己的灭顶之灾,谁也不想沾着就觉得晦气。

甚至可以说,民间对于皇城司的议论和魔化,本身就是源于文官、士林的有意推动,谁叫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可以引导甚至主导舆论呢。

便如同清流、浊流之辩,实际上多数官员可能压根不想要参与其中,但你若不发声,人家也自有办法将你拖下水,最终就是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