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收姜的来了(2 / 4)

姜因为价格因素拉在自己家,差的部分,也是因为价格因素所以推出去。

“我就是从街上来的呢,难道又让我背回去吗?”江大爷很不情愿的说道。

“那真的没办法,江大爷,不是我要为难你,是真的市场行情就是这样。我做生意不指望赚多少,但是起码我不能亏嘛不是。如果可以的话,你就挑一下,好的部分我还是出高价的,比所有人的价格都高。”胡建军脸上带着微笑说道。

其实对于胡铭晨的这个策略和做法,胡建军也是有顾虑和担忧的。

胡建军一样的没搞懂为什么要只收好姜,他的认识程度并没有超出王成武和徐明的范畴,他就担心,到时候卖出去的价格不高,或者和王成武他们卖的价格一样,那他们这样做,就得不偿失。

不过胡铭晨还是坚持要求要这样做。胡铭晨没有办法有个好的浅显易懂的方式去说服爸爸和妈妈,但是,他就是坚信,多付出的价格一定会有所回报。

既然生意的本钱是胡铭晨出的,那胡建军再不理解,也只能依着他。

江大爷再心不甘情不愿,最后也只能将最好的二十多斤挑出来卖给胡铭晨家,其他的,只能再背回到街上去卖给徐明他们。

价格波动的这两天,每天都要做不少耐心的解释工作。

胡铭晨之所以要多降一分钱,就是怕那些人不愿意再拿回去,将就卖给他家。看在一分钱价格的份上,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多劳累一下的。就算有个别的不愿意再受那鸟气,胡建军也还有其他的说辞将他们给挤兑回去,这是胡铭晨硬性要求的。

这样的混乱只经历了两天,很快就恢复到了泾渭分明的正轨,好的卖给胡铭晨家,其他的卖到街上。

虽然对于胡铭晨家来说,实际成本并没有下降,不过,他家与其他那些收姜的人倒是把关系搞得融洽了,毕竟那些人实际成本降低了嘛,没有道理还与胡铭晨家过不去。

有了这样各有所归的收购区分之后,胡铭晨家的收购量很快又蹭蹭蹭的增长上来,每天的收购量很快就突破了一千斤,当然,这也是因为生姜大量上市了,每天胡铭晨家要接待几十位卖姜者。

而王成武他们,收购的量就更大了,王成武家和徐明家,每天收的量不少于三千斤。

他们追求的是量,因此更在乎价格,一斤少了三分钱,一天就少了百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