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江夏援军至(3 / 4)

以磨砺一下武艺对手,结果还没达到目的,对方不打了!

只是这种事情,也强求不得,回去之后私下总结一下,虽然效果差了许多,也聊胜于无。

“前线什么情况?”孙策返回军中,立刻有随军医匠过来,为他治疗。

到底是生死相搏,就算没什么大问题,可浑身也是出现不少伤口。

就孙策这个年龄,就算不管,大概三五天也会逐渐结痂愈合。

不过如今在战时,还是要快点治疗。

免得若是很快就要生死相搏,伤口反复崩开,到时候溃脓又缺乏治疗手段,可能会要命。

“对方并没有立刻和我军接触,反而放下一千兵马。看旌旗,为首的将领姓黄。”士卒汇报。

水军那边,蒋钦和潘璋已经做好接敌准备。

谁知道对方过来,却并不急着开战,反而把一支士卒放了下来。

想来也是,顺流而下,那可比步行移动要快得多,尤其还没有辎重的拖累。

想来,应该是注意到孙策到来,魏延已经派人前去报信。

大概半年左右抵达西陵,然后刘磐那边做出反应,当天晚上或者今天清晨过来。

算算时间,也就一个时辰左右,居然已经到来。

孙策都不由得想,这水路行进的确是方便。

哪怕是他们这边逆流而上,只要风力足够,那么速度不比步行慢多少。

然后多少理解,孙暠为什么那么看重水运。

华夏水脉众多,水运和水军跟上了,那么天大地大,当真哪里都可以去。

南方去北方,陆路换马换车换船,

十天半个月能到的,走水路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三天左右可以抵达。

以中原为准,出了事情,军队南来北往,两三天内可以抵达,立刻把士卒从船上放下来,然后就能投入平叛。

更别说,水上商路带来的利润,也是非常丰厚。

“既然对方远道而来,那么怎么能不热烈欢迎?”孙策看向魏延那边的营地,想来过来支援的军队,很快就会进入营中驻扎。

不过营寨是营寨,水军是水军,趁着对方立足未稳,岂能错过机会?

“公瑾,可敢与我登船去会会江夏水军?”孙策看向周瑜。

“奉陪到底!”周瑜当即应承下来,主要是他不答应的话,孙策会自己就登船出去。

没有个人拉着他的话,天知道他会干出什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