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虞世南的心思(2 / 3)

在想什么,连忙摆手示意他不要多想。

他既然能够过来将事情交给尚书台,那就说明,此事不怕被其他人知晓。

“既然如此,那小子洗耳恭听。”

听到他这样的话语,沐九歌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倒是自己实在是过于小心了。

“不用如此严肃,其实说起来此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这一次科举考试的后续而已。”

“今年科考,长安城内汇聚了数万名的考生,但是真正被朝廷录用的又能够有多少,能够榜上有名的,又有几人?”

“而那些落榜的考生们,能够说他们的本事就不如这些上榜者吗?”

“我始终相信,这些落榜的学子们,其中必然会有手段不俗之人,只不过这一次落榜,想要再次参加科考的话,最少也要等到来年。”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中,我们始终都在商议,该怎么将这些落榜者中,能力较为突出的考生留下来,只不过一直到现在,始终无法拿定一个统一的办法而已。”

他们这些大佬们,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所有的想法,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大唐。

隋朝的覆灭,大唐初立,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更何况,朝廷此时已经出现严重的空缺问题。

而能够不远万里奔到长安参加科考的学子们,有很多都是寒门学子,这一次前来的盘缠,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个家庭,咬牙凑出来了。

一次落榜,对于这种寒门学子来说,那就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来年,能否再有资格过来,都是一件相当难说的事情。

一旦这些落榜的学子们,开始动身返乡,那么朝廷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老哥的意思,我隐约已经明白了,朝廷并不打算放弃这些落榜的考生,当然,严谨的说,这些考生之中,依旧能够筛选出来一些可造之才,朝廷想要培养他们。”“只不过是到现在,上面始终无法达成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所以现在,你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学子们返乡,却没有任何的阻拦办法。”

“虽然今年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们很多,但是来年,后年,谁又能够保证有多少学子会渴望而来,失望而归?”

沐九歌微微点头后,这才开口剖析起来,其实对于他来讲,这种事情,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大事。x33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如今朝野之中,群臣各抒己见,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我始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