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府兵制(2 / 3)

更加府兵制,无非就是增加了一批募兵而已。”

“大唐现有的府兵制,将士们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武器与铠甲,但一直都要轮番戍守边疆,而后在农忙之际回来耕种。”

“这样的方式虽然大大节省了大唐军费的开销,也方便了战争与农活的交替,但它却有一个致命的弊端。”

见到老杜的神色,沐九歌就知道他的心中再想些什么。

当下开始款款道来,帮助他解惑。

“请小兄弟明示。”

杜如晦心中很是震撼,府兵制实施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一人声称它有弊端。

“其一,府兵制内的武器与铠甲都需要自备的,这就会造成相当沉重的负担。”

“一旦武器与铠甲有所损伤的情况,那么维修的费用又是一个不菲的数字。”

“其二,府兵制与均田制是相互捆绑的,一旦府兵制分配的土地发生了变动,那么就会造**员的参差不齐。”

“其三,虽说戍守边关与农忙时相互轮换,但是轮换的时间,一旦出现偏差,那么这些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轮换本来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意外的情况下,会让将士们对这种制度十分的反感,老杜,你是一个商人,所以每一个地方时间的差异有多大,你的心中清楚。”

“朝廷能够做到,知晓每一位边关将士们老家的气候条件吗?所以,府兵制的弊端就在这。”

对于大唐本土这些思想落后的官员来讲,这府兵制算是万全之策。

可是在沐九歌的眼中,这种制度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杜如晦艰难的吞咽着口水,原本只是过来请教处理淘汰兵器的事情。

万万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还隐藏这种弊端。

若不是小兄弟仔细的为自己剖析一番的话,但凡有人敢在他面前这么说。

他都会毫不留情的将之拿下。

“小兄弟,如此说来,这个府兵制还不够完善,理应改变一些才是!”

杜如晦的态度越发的恭敬起来,赶忙虚心的请教。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不过这种制度太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所以本公子说,朝廷可以实施一个募兵制度,重新组建一支备用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