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计耍如花(1 / 3)

收获满满的楚夕兴奋的逛起了街。自从下乡当知青只来过县城两次,还是急匆匆的来去,这次一定好好逛一逛。

其实整个县城也不大,最繁华的只有一条街。县府路由东向西,县**、图书馆、百货大楼、国营饭店、电影院、邮局、照相馆等等,该有的都有了,地方不大但五脏俱全。

逛了一个多小时便没了兴致,因为能去的地方就那么几个,很多地方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瞎逛的。

直接来到最后一站,百货大楼。

楚夕准备买点生活必需品回去,仔细想想她那个屋子简直了,除了一个炕、一个小柜子和洗脸盆外,好像真就没有什么了,那还是个柴房,这个家就是一个坑!x33

不管了,我要分家,那个家谁要去谁去。

有点气呼呼的走进了百货大楼,说是大楼就是个三层小楼。

一层卖吃食类,各类新鲜蔬菜、油炸食品、腌制菜、山货等等,还有油、盐、酱、醋、茶等,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整个一楼看起来熙熙攘攘,有点后世大商场的氛围了,就是看大家衣服款式楚夕才能感觉到不同来。

二楼是衣服布匹类和百货类的,不过也没有多少样式,主要还是仿军装似的绿衣服较多,女人的样式多点也就七八个样式。布匹有花旗,白花旗,司林布,大斜纹,小斜纹,卡旗布,大凡布,小凡布,人字泥,条绒,大绒等等。

还有需要工业卷的百货如茶壶、肥皂、床单、枕巾、脸盆、牙缸、针线等等,也都是生活必需品,关键是你有钱还买不了,必须搭配相应的票据。

三楼一半是粮食和肉类,也不知道这是谁规划的,把粮食和肉放三楼?估计就是因为这两样的票比较少吧,物以稀为贵,大部分都是按月到粮店领取,能来百货大楼买粮甚至买肉的太少了,所以三楼基本上是门可罗雀。

另一半应该算是“奢侈品”区,如收音机、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等等。这“三转一响”在现在可是非常受欢迎的,能堪比后世的“三金”了,能凑齐“三转一响”结婚的家庭都是很了不起的了。

小时候楚夕就听爷爷给她讲的一个故事,经典阐述了“三转一响”的作用和影响。陕西某偏远山区的46岁的矿工李泽根怀揣着攒了两年的“巨款”150元,一大早从自家山沟出发,步行几十里,赶头班车去解放百货大楼排队买缝纫机。颠簸两个多小时后,他终于赶在解放百货大楼开门营业前,排在一列买缝纫机的长队后面,自己扛回了一台价值137元的